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包括灯珠固定座、透镜、透镜支架、外圈、摆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和前圈,以所述透镜的光射方向为前方,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前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圈固定连接,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后部并位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摆动连接套套装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外面,所述摆动连接套与所述外圈连接;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丝口装置。通过丝口装置,旋前圈即能改变灯珠固定座内的灯珠与透镜支架上的透镜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聚光灯的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聚光灯,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
技术介绍
聚光灯是指具有聚光镜头和/或反射镜头的灯,用于将光源发出的光集中射出,使其局限于一定的范围之类。一般的聚光灯主要包括灯珠和透镜,透镜置于灯珠的前面,灯珠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射向一定区域,灯珠与透镜之间的距离是决定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最根本因素。传统聚光灯的灯珠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固定,不易调节,所以很难在使用过程中对灯光的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进行调节,使聚光灯的应用功能受限,不利于聚光灯 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灯珠固定座、透镜、透镜支架、外圈、摆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和前圈,以所述透镜的光射方向为前方,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前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圈固定连接,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后部并位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摆动连接套套装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外面,所述摆动连接套与所述外圈连接;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丝口装置。需要调整聚光灯的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时,旋转前圈,前圈带动转动连接套转动,通过丝口装置,能使灯珠固定座在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改变灯珠固定座内的灯珠与透镜支架上的透镜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聚光灯的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目的。具体地,所述丝口装置为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旋形凹槽对应的调节凸块,所述调节凸块置于所述螺旋形凹槽内。这是一种结构简单、效果好的丝口装置,根据需要,丝口装置也可采用其它结构。更具体地,所述螺旋形凹槽为三个,均匀分布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圆周上;所述调节凸块为三个,分别置于三个所述螺旋形凹槽内。这种结构容易使灯珠固定座具有良好的平衡性,便于轴向移动。进一步,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限位凹槽,所述摆动连接套的后端安装有压片,所述压片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限位凹槽的长度决定了灯珠固定座的轴向移动的最长距离,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具体地,所述限位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即便于滑动,也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连接套与所述外圈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灯珠固定座前端的灯珠为LED灯珠;所述透镜为凸透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旋转前圈即能带动灯珠固定座在轴向方向移动,从而改变灯珠固定座内的灯珠与透镜支架上的透镜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聚光灯的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目的,调节非常方便,使聚光灯的应用功能更加完善,有利于聚光灯行业的发展;本技术不但适用于台灯、落地灯、舞台灯、商业用灯等各种聚光灯,而且也适用于整个灯饰行业的各种具有灯珠和透镜结构的装饰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之一; 图2是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之ニ ;图4是图3中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灯珠固定座2、凸透镜12、透镜支架15、外圈6、摆动连接套4、转动连接套11和前圈7,以凸透镜12的光射方向为前方(即图中下方),转动连接套11的前端与透镜支架15的前端通过前圈7固定连接,凸透镜12安装于透镜支架15的后部并位于转动连接套11内,摆动连接套4套装于转动连接套11的外面,摆动连接套4与外圈6通过螺钉5连接;灯珠固定座2的前部置于转动连接套11内,转动连接套11的内壁圆周上均匀设置有三个螺旋形凹槽8,灯珠固定座2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三个与三个螺旋形凹槽8对应的调节凸块10,三个调节凸块10分别置于三个螺旋形凹槽8内;灯珠固定座2前端的灯珠9为LED灯珠。如图I和图2所示,灯珠固定座2的外壁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限位凹槽1,摆动连接套4的后端安装有压片3,压片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凹槽I对应的限位凸块(图中未标记),限位凸块置于限位凹槽I内;限位凹槽I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如图2和图4所示,应用中,外圈6与支架(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电源线(图中未示出)通过线槽16引入并与灯珠9的电源输入端连接。如图I和图2所示,灯珠9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12和反光杯13聚光后射出,此时灯珠固定座2位于转动连接套11内的后部,灯珠固定座2内的灯珠9与透镜支架15上的凸透镜12之间的距离较大,此时聚光灯的光圈14较小,对应地,光线亮度较亮。如图3和图4所示,在需要增大聚光灯的光圈并减小光线明暗度时,逆时针旋转前圈7,前圈7带动转动连接套11转动,通过调节凸块10和螺旋形凹槽8的传动,灯珠固定座2在轴向方向向前移动,从而减小灯珠固定座2内的灯珠9与透镜支架15上的透镜12之间的距离直到最小,此时聚光灯的光圈14较大,对应地,光线亮度稍暗;灯珠固定座2的限位凹槽I在压片3的限位凸块的限位作用下向前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包括灯珠固定座、透镜、透镜支架和外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和前圈,以所述透镜的光射方向为前方,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前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圈固定连接,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后部并位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摆动连接套套装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外面,所述摆动连接套与所述外圈连接;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丝口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丝口装置为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凹槽,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旋形凹槽对应的调节凸块,所述调节凸块置于所述螺旋形凹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凹槽为三个,均匀分布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圆周上;所述调节凸块为三个,分别置于三个所述螺旋形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外壁上设置有前后方向的限位凹槽,所述摆动连接套的后端安装有压片,所述压片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凹槽对应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接套与所述外圈通过螺钉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固定座前端的灯珠为LED灯珠。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凸透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包括灯珠固定座、透镜、透镜支架、外圈、摆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和前圈,以所述透镜的光射方向为前方,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前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圈固定连接,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后部并位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旋转调整光圈大小和光线明暗度的聚光灯,包括灯珠固定座、透镜、透镜支架和外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动连接套、转动连接套和前圈,以所述透镜的光射方向为前方,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前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的前端通过所述前圈固定连接,所述透镜安装于所述透镜支架的后部并位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摆动连接套套装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外面,所述摆动连接套与所述外圈连接;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置于所述转动连接套内,所述灯珠固定座的前部外壁与所述转动连接套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丝口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明,
申请(专利权)人:何坤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