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6351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灯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其包括有灯头、灯罩、PCB基板、电源、散热金属外壳,PCB基板为三块以上,PCB基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封装有LED芯片,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凸起成型有外围插接部,外围插接部成型有插接槽,PCB基板的底部插接于插接槽;外围插接部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散热金属盖,散热金属盖凸起成型有散热片,散热片也插接于插接槽,使PCB基板的底部紧密地夹置于外围插接部与散热片之间,从而使PCB基板、散热金属盖与散热金属外壳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以加快散热速度,改善散热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生产组装较为简单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灯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LED (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具有使用寿命长、能耗低、节约能源显著等特点,因此,LED作为光源已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杯灯、射灯、汽车灯、LED灯泡等LED照明灯具。现有技术中LED灯泡主要包括有灯头、灯罩、位于灯头内的电源,灯头与灯罩之间卡接有散热金属外壳,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位于灯罩内,且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卡接固定有集电基板,集电基板固定插接有LED发光柱,其中,LED发光柱包括两块PCB基板,两块PCB基板的正面均封装有LED芯片,LED芯片与PCB基板电连接,PCB基板与电源电连接,两 块PCB基板的背面互相紧贴固定,,两块PCB基板的背面之间夹置有散热金属片。在使用时,LED芯片发出的光线透过灯罩照射出来,LED芯片发光时产生的热量通过PCB基板和散热金属片传递给集电基板,再由集电基板通过散热金属外壳散发出去。这种LED灯泡虽然具有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由于PCB基板的热量需要通过集电基板传递给散热金属外壳,PCB基板不直接与散热金属外壳接触,所以,散热速度仍然较慢,而且,当需要设置多支LED发光柱时,必须单独安装固定每支LED发光柱的散热金属片,因此,生产组装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散热速度较快、生产组装简单的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它包括有灯头、灯罩、PCB基板、位于灯头内的电源,灯头与灯罩之间卡接有散热金属外壳,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位于灯罩内,所述PCB基板为三块以上,PCB基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封装有LED芯片,LED芯片与PCB基板电连接,PCB基板与电源电连接;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凸起成型有与PCB基板匹配的外围插接部,外围插接部成型有插接槽,PCB基板的底部插接于插接槽;外围插接部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散热金属盖,散热金属盖固定于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且散热金属盖凸起成型有与插接槽匹配的散热片,散热片也插接于插接槽,使PCB基板的底部紧密地夹置于外围插接部与散热片之间。较佳地,所述散热金属外壳内设置有集电基板,集电基板位于散热金属盖的下方,PCB基板通过集电基板与电源电连接。较佳地,所述集电基板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较佳地,所述PCB基板的底端焊接于集电基板。较佳地,所述散热金属盖的中央处开设有用于固定的螺孔,散热金属盖通过垂直的螺丝固定于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较佳地,所述PCB基板为向外倾斜。较佳地,所述PCB基板为三块、散热片为三片、外围插接部为三个,三个外围插接部形成倒立的鼎足结构。具体地,所述灯罩为球形灯罩。具体地,所述LED芯片为若干个,且若干个LED芯片呈纵向排列于PCB基板。具体地,所述LED芯片为若干个,且若干个LED芯片也可以呈横向排列于PCB基板。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包括有灯头、灯罩、PCB基板、位于灯头内的电源,灯头与灯罩之间卡接有散热金属外壳,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位 于灯罩内,所述PCB基板为三块以上,PCB基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封装有LED芯片,LED芯片与PCB基板电连接,PCB基板与电源电连接;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凸起成型有与PCB基板匹配的外围插接部,外围插接部成型有插接槽,PCB基板的底部插接于插接槽;外围插接部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散热金属盖,散热金属盖固定于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且散热金属盖凸起成型有与插接槽匹配的散热片,散热片也插接于插接槽,使PCB基板的底部紧密地夹置于外围插接部与散热片之间,从而使PCB基板、散热金属盖与散热金属外壳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其中,PCB基板直接与散热金属外壳接触,以加快散热速度,改善散热效果。而且,成型于散热金属盖的散热片可以一次性安装好,无需单独安装每块PCB基板的散热片,所以本技术的生产组装较为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隐去灯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隐去散热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散热金属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散热金属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在图I、图2、图3、图4、图5和图6中包括有 I——灯头 2——灯罩 3——PCB基板 31——LED芯片 4-电源5-散热金属外壳 51——外围插接部511——插接槽52——绝缘套6——散热金属盖61——散热片 62——螺孔7——集电基板8——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如图I 6所示,其包括有灯头I、灯罩2、PCB基板3、位于灯头I内的电源4,电源4与灯头I电连接,使电源4可以通过灯头I外接交流电,灯头I与灯罩2之间卡接有散热金属外壳5,散热金属外壳5的顶部位于灯罩2内,其中,PCB基板3为三块以上,PCB基板3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封装有LED芯片31,组成发光条(或发光柱);LED芯片31与PCB基板3电连接,PCB基板3与电源4电连接,使电源4可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并通过PCB基板3为LED芯片31供电;散热金属外壳5的顶部凸起成型有与PCB基板3匹配的外围插接部51,外围插接部51成型有插接槽511,PCB基板3的底部插接于插接槽511 ;外围插接部51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散热金属盖6,散热金属盖6固定于散热金属外壳5的顶部,且散热金属盖6凸起成型有与插接槽511 匹配的散热片61,散热片61也插接于插接槽511,使PCB基板3的底部紧密地夹置于外围插接部51与散热片61之间,这样,使LED芯片3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通过PCB基板3直接传递给散热金属外壳5的外围插接部51和散热金属盖6的散热片61,再由散热金属外壳5和散热金属盖6快速地散发出去。其中,由于PCB基板3、外围插接部51与散热片61之间的相互紧贴,使LED芯片31、PCB基板3、散热金属盖6与散热金属外壳5形成一体式散热结构,LED芯片31发光时产生的热量经铝基板以最短距离导热至散热金属盖6和散热金属外壳5,减低了热阻,从而加快了散热速度,改善了散热效果。而且,成型于散热金属盖6的散热片61可以一次性安装好,无需单独安装每块PCB基板3的散热片61,所以本技术的生产组装较为简单方便。进一步,本技术单块PCB基板3和LED芯片31组成的发光条,相比于传统LED灯泡的两块PCB基板和LED芯片组成的发光柱,生产较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较佳者,散热金属外壳5内设置有集电基板7,集电基板7位于散热金属盖6的下方,PCB基板3通过集电基板7与电源4电连接,即电源4通过集电基板7为PCB基板3供电。较佳者,集电基板7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PCB基板3的底端焊接于集电基板7,因此,与传统的使用铝基板作为基板的LED灯泡相比,本技术不用以集电基板7导热,集电基板7不用以金属制造,这样可降低生产成本及加快生产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较佳者,散热金属盖6的中央处开设有用于固定的螺孔62,散热金属盖6通过垂直的螺丝8固定于散热金属外壳5的顶部;具体地,所述PCB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式散热结构的LED灯泡,它包括有灯头、灯罩、PCB基板、位于灯头内的电源,灯头与灯罩之间卡接有散热金属外壳,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位于灯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为三块以上,PCB基板顶部的正面和背面均封装有LED芯片,LED芯片与PCB基板电连接,PCB基板与电源电连接;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凸起成型有与PCB基板匹配的外围插接部,外围插接部成型有插接槽,PCB基板的底部插接于插接槽;外围插接部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散热金属盖,散热金属盖固定于散热金属外壳的顶部,且散热金属盖凸起成型有与插接槽匹配的散热片,散热片也插接于插接槽,使PCB基板的底部紧密地夹置于外围插接部与散热片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炳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伟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