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真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6297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抽真空技术,提供一种抽真空装置,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第一真空罐、第二阀门、第二真空罐、第三阀门和真空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抽真空装置先把第一真空罐和第二真空罐进行预抽真空,使待抽真空管路的气体先扩散到第一真空罐再扩散到第二真空罐,将待抽真空管路的大部分气体先抽出来,最后再由真空泵将所有气体抽出,这一抽真空过程由缓到急,避免待抽真空管路的软管瞬间被抽扁而影响抽真空效率。因此,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提高了抽真空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抽真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抽真空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总装生产过程中,经常用到干式法来进行液体加注,比如防冻液加注、制动液加注或助力转向液加注等。过程一般是1、抽真空;2、加注;3、回吸。其中所用的抽真空装置一般如附图I所示待抽真空管路9与真空罐13和真空泵8依次连接,连接的管路上均设有阀门来控制管路的断开与连通。 这种抽真空装置对于一般的汽车加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抽真空的汽车管路中存在软管,汽车内部的抽真空效果就会变得很差。因为一般的真空泵采用Si工作制(连续不断),非抽真空的时候,真空泵入口端的阀是关死的,这时真空泵又不能停止,这段时间的真空泵是处于做无用功状态,当需要抽真空时,阀一下打开,由于真空泵强劲的抽力,瞬间就将待抽真空管路中的软管抽扁,而滞留在软管后端的空气只能从抽扁的软管形成的两个小孔慢慢流出,使管路的径流大大减小,致使真空泵的效率低下,延长了抽真空的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避免将待抽真空管路中的软管瞬间抽扁、提高抽真空效率的抽真空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抽真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第一真空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抽真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阀门、第一真空罐、第二阀门、第二真空罐、第三阀门和真空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家仁李桂健陈恒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