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能进专利>正文

一种三折式折叠挂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546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三折式折叠挂钩,包括面板、面板堵头、S形连接杆、背板、背板堵头和连接柱,其特征是: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与面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半圆形槽与面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另一半圆环体与背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另一半圆形槽与背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的小突起与背板上的弹性条连接,所述的两个面板堵头的盲孔连接连接柱,凸条连接面板的三角形凸台的小凹槽,所述的两个背板堵头的凸台连接背板的空腔,通孔连接连接柱。其有益效果是:一种不论打开或折叠,正面都有大面积的美观造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家居用品
,特别是一种折叠挂钩的结构技术。
技术介绍
现有折叠挂钩,如“一种折叠式多用途滑动排钩”(申请号2011201243676)等一般由背板和挂钩组成,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有很好的应用。但其缺点是挂钩是一种兼具装饰的产品,现有产品在正面没有造型,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论打开或折叠,正面都有大面积的美观造型的三折式折叠挂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三折式折叠挂钩,如图I及剖视图2所示,包括面板、面板堵头、S形连接杆、背板、背板堵头和连接柱。其中,所述的面板如图3及截面图4所示,面板背部上方是一个三角形凸台,用于与面板堵头配合悬挂衣服及包裹S形连接杆和背板。面板背部中间是一个铰接结构,其中间有一个弦与圆心平行的、半圆形左右的凹槽。凹槽一边的上部是空的。凹槽另一边的正对下方有一个同圆心(与凹槽)的、较小的、四分之一圆左右的小凹槽。面板背部下方是一个三角形凸台,用于与面板堵头配合包裹S形连接杆及背板。三角形凸台上有一个小凹槽,用于连接面板堵头的凸条。面板背部中间两边的铰接结构及上方两边的三角形凸台用铣刀铣平后,整个面板用冲床冲出椭圆造型(或其他造型)。所述的面板堵头如图5所示,其上部有一个盲孔,用于紧配合连接连接柱。下部有一个凸条,用于连接面板的小凹槽。所述的S形连接杆如图6及截面图7所示,其一端是一个铰接结构,包括一个半圆环体,半圆环体内有一个半圆形槽,其半径与面板上的小凹槽半径相同。另一端也是一个铰接结构,包括一个半圆环体,半圆环体内有一个半圆形槽,其半径与背板上的小凹槽半径相同,半圆环体外部有一个小突起,用于与背板上的弹性条连接。所述的背板如图8及截面图9所示,背板下部中间是一个铰接结构,其中间有一个嵌入弹性条的、弦与圆心平行的、半圆形左右的凹槽。凹槽一边的上部是空的。凹槽另一边的正对下方有一个同圆心(与凹槽)的、较小的、四分之一圆左右的小凹槽。背板上部是一个空腔,空腔背部有钥匙孔,用于连接螺丝头(显然的,也可以直接通过薄胶片连接墙体)。所述的背板堵头如图10所示,其上部有一个凸台,用于紧配合连接背板。下部有一个通孔,用于穿过并连接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是条形圆柱体或铆钉。图11所示是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12所示是面板折叠时,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所述的面板、面板堵头、S形连接杆、背板、背板堵头和连接柱的连接如图I、图2及图11所示,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与面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半圆形槽与面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另一半圆环体与背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另一半圆形槽与背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的小突起与背板上的弹性条连接。所述的两个面板堵头的盲孔连接连接柱,凸条连接面板的三角形凸台的小凹槽。所述的两个背板堵头的凸台连接背板的空腔,通孔连接连接柱。以上是单挂钩的方案,稍加改变后,以 下是排钩方案。所述的排钩如图13及剖视图14所示,包括面板、面板堵头、S形连接杆、背板、背板堵头和连接柱。其中,所述的面板如截面图15所示,面板背部上方是一个三角形凸台,用于与面板堵头配合悬挂衣服及包裹S形连接杆和背板。面板背部中间是一个铰接结构,其中间有一个弦与圆心平行的、半圆形左右的凹槽。凹槽一边的上部是空的。凹槽另一边的正对下方有一个同圆心(与凹槽)的、较小的、四分之一圆左右的小凹槽。面板背部下方是一个三角形凸台,用于与面板堵头配合包裹S形连接杆及背板。三角形凸台上有一个小凹槽,用于连接面板堵头的凸条。面板背部中间两边的铰接结构及上方两边的三角形凸台用铣刀铣平后,整个面板用冲床冲出圆角四边圆弧造型(或其他造型)。所述的面板堵头如图16所示,其上部有一个盲孔,用于紧配合连接连接柱。下部有一个凸条,用于连接面板的小凹槽。所述的S形连接杆如截面图17所示,其一端是一个铰接结构,包括一个半圆环体,半圆环体内有一个半圆形槽,其半径与面板上的小凹槽半径相同。另一端也是一个铰接结构,包括一个半圆环体,半圆环体内有一个半圆形槽,其半径与背板上的小凹槽半径相同,半圆环体外部有一个小突起,用于与背板上的弹性条连接。所述的背板截面图18所示,背板下部中间是一个铰接结构,其中间有一个嵌入弹性条的、弦与圆心平行的、半圆形左右的凹槽。凹槽一边的上部是空的。凹槽另一边的正对下方有一个同圆心(与凹槽)的、较小的、四分之一圆左右的小凹槽。背板上部是一个空腔,空腔背部有钥匙孔,用于连接螺丝头(显然的,也可以直接通过薄胶片连接墙体)。所述的背板堵头结构如图10所示,略述。所述的连接柱是条形圆柱体或铆钉。图19所示是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20所示是面板折叠时,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21所示是面板折叠时,排钩的示意图。所述的面板、面板堵头、S形连接杆、背板、背板堵头和连接柱的连接如图13、图14及图19所示,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与面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半圆形槽与面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另一半圆环体与背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另一半圆形槽与背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的小突起与背板上的弹性条连接。所述的两个面板堵头的盲孔连接连接柱,凸条连接面板的三角形凸台的小凹槽。所述的两个背板堵头的凸台连接背板的空腔,通孔连接连接柱。显然的,以上技术方案的铰接技术现有许多种可替代形式。同时,依照同样的结构,本技术方案的面板除以上两种造型之外,还可以是圆形、圆角矩形、圆角梯形、圆角三角形、蛋形、水滴形、心形、如意形、钻石形等常见图形。所以这些应该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采用以上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不论打开或折叠,正面都有大面积的美观造型。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单挂钩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单挂钩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面板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面板堵头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S形连接杆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S形连接杆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背板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背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背板堵头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面板折叠时,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本技术排钩的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本技术排钩的剖视图。图15是本技术排钩的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排钩的面板堵头的示意图。图17是本技术排钩的S形连接杆的截面示意图。图18是本技术排钩的背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9是本技术排钩的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20是本技术排钩的面板折叠时,面板、S形连接杆、背板和连接柱连接的截面示意图。图21是本技术面板折叠时排钩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面板;11、三角形凸台;12、凹槽;13、小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折式折叠挂钩,包括面板、面板堵头、S形连接杆、背板、背板堵头和连接柱,其特征是: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与面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半圆形槽与面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另一半圆环体与背板的凹槽连接,S形连接杆上的另一半圆形槽与背板上的小凹槽组成四分之三圆左右的空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的S形连接杆的半圆环体的小突起与背板上的弹性条连接,所述的两个面板堵头的盲孔连接连接柱,凸条连接面板的三角形凸台的小凹槽,所述的两个背板堵头的凸台连接背板的空腔,通孔连接连接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能进
申请(专利权)人:严能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