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针织机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针织横机上护山。
技术介绍
针织横机上护山主要用于将织针上针脚引导进入度目三角的区域中,引导过程要求速度平稳,路径平滑,不能产生较大幅度的震动或者突发性非计划的移位。之前针织横机的上护山结构多采用直角结构,即各块上护山的侧边与底边垂直,且底边为平直状,这类上护山虽然制造简单,但是织针在其走针轨道需要经常作直角转折,使织针在运动过程中不够稳定,且震动较大,易造成织针的损坏。目前针织横机的上护山虽然已经摒弃直角结构, 而采用转折处引导轨迹过渡较为平顺的128度角转折结构,同时在上护山上设计出台阶面,但是由于针织横机高速运动,运动过程中织针针脚依然会频繁撞击到上护山表面,因此会磨损织针,损坏上护山,造成针织横机使用寿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针织横机上护山,其结构简单,且能有效减少织针撞击上护山。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针织横机上护山,安装在母板上,所述的上护山分为左、中、右三块,中块左右对称,左、右两块关于中块的对称轴对称,三块的下底边均为走针轨迹,且该走针轨迹从左至右分为三段,即第一段走针部、第二段走针部和第三 ...
【技术保护点】
针织横机上护山,安装在母板上,所述的上护山分为左、中、右三块,中块左右对称,左、右两块关于中块的对称轴对称,三块的下底边均为走针轨迹,且该走针轨迹从左至右分为三段,即第一段走针部、第二段走针部和第三段走针部,其特征在于:第一段走针部和第三段走针部分别与第二段走针部呈128度夹角,第二段走针部与母板顶边平行;在左、中、右上护山本体上,第二段走针部上方还具有凹槽,其中左、右上护山的凹槽包括相邻的第一走针面和第二走针面,第一走针面呈倒V形,第二走针面呈平行四边形状,与第三段走针部相邻;中上护山包括两个呈对称结构的第三走针面和两个位于所述第三走针面之间的呈对称结构的第四走针面,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