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炉体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939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电炉炉衬使用寿命的电炉炉体改良结构,其包括主要由上炉壳和下炉壳组成的炉体,所述上炉壳与总水冷管及水冷管壁连接,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耐火砖,且所述炉体上还设有炉门和大、小偏心水冷盖板,其中:(1)上炉壳内部的水冷管壁紧压电炉炉壁上的耐火砖,防止耐火砖松动;(2)采用新增方箱进行弥补,达到上炉壳与水冷大炉盖的有效配合;(3)炉门长度减短30-400mm,且上、下炉壳与炉门之间采用圆弧过渡;(4)大、小偏心水冷盖板安装位置提高100-35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大幅延长炉龄,提高冶炼节奏,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减轻后勤人员的检修工作量,还可大幅降低厂家的运营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电炉炉衬使用寿命的电炉炉体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电炉作为初炼炉大量应用于冶金领域,可用于冶炼普通钢、优质钢与合金钢。电炉炉衬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钢产量、吨钢效益和生产节奏。电炉炉衬主要由耐火砖砌筑而成,在电炉冶炼过程中,耐火砖会受钢水的强烈冲刷,同时容易堆积冷钢,特别是在倾转炉体时,耐火砖容易脱落,极大地影响了炉龄和钢水纯净度。电炉通过大量流渣脱磷,流渣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到钢水的脱磷效果,同时流渣不畅容易在炉门处形成大量的冷钢,影响冶炼节奏,炉内温度不均匀,容易造成大沸腾,同时氧化渣在炉内存留时间变长,易侵蚀炉内渣线部位,造成渣线的耐火材料侵蚀严重。在冶炼过程中钢水温度在1650°C左右,且钢水飞溅较多,容易触碰到偏心盖板内侧的水冷管壁,导致水冷管破裂,从而引起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有效提高电炉炉衬使用寿命的电炉炉体改良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ー种电炉炉体改良结构,包括主要由上炉壳和下炉壳组成的炉体,所述上炉壳与总水冷管及水冷管壁连接,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耐火砖,且所述炉体上还设有炉门和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炉体改良结构,包括主要由上炉壳(1)和下炉壳(4)组成的炉体,所述上炉壳(1)与总水冷管(2)及水冷管壁(5)连接,所述炉体内壁上设有耐火砖(6),且所述炉体上还设有炉门(7)和大、小偏心水冷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炉壳的直径较之现有上炉壳的直径被缩小50?400mm,使上炉壳内部的水冷管壁紧压炉体内壁上的耐火砖;和/或,增设一方箱,该方箱与上炉壳固定连接;和/或,所述炉门的长度较之现有炉门的直径被减短30?400mm,且上、下炉壳与炉门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和/或,所述大、小偏心水冷盖板的安装位置较之现有的大、小偏心水冷盖板的安装位置被提高100?35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斌申平华张新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