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量子能除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646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复合量子能除垢器,外壳两端安装法兰,并用导线连接。外壳的壳体内前端纵向安装多根不锈钢管,每根不锈钢管内安装多块磁件,每块磁件相互间隔,间隔部分为间隔管,不锈钢管安装在外壳壳体的支撑架上。外壳的壳体后端成网格状安装多根特种合金板,特种合金板之间通过焊接或机械配合方式连接。网状特种合金板安装在外壳壳体支撑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特殊合金板并改进了磁路增强了除垢、防垢、杀菌、灭藻的使用效果,使内置式磁水处理器的实际应用情况达到更佳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垢、防垢率达96%以上,杀菌、灭藻率可达98%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量子能除垢器
技术介绍
最近几十年,人们为了降低工程造价,上马快,普遍采用廉价的金属材料焊制各种各样的容器和管道,用以盛装或输送大量的冷热水;涉及的范围也远远地超越了电力、化工等少数传统行业。但随之而来的是因快速结垢而在短期内即影响流量,从而造成难以克服的水循环系统的运行障碍。为了维持系统的持久运行,不惜重金配套上马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的软化水设备以解决“垢”患。这种高的配套投入对热电厂等大型企业无疑是必要的;但对只拥有少数几台空调、制冷设备的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投入与主力设备平分秋色甚至高于主力设备的资金搞配套必使这些业主难上加难,而且此类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较复杂,在生费用高,效率还很不稳定。即使大型能源企业,有钱配套上马该设备,但地处全年高温的南方或者虽地处北方,高温季节也无法摆脱菌藻丛生所带来的水汽系统障碍的困扰,因为采用离子交换树脂的软化水设备不具备杀菌、灭藻的功能。目前现有含水液体杀菌灭藻大都采用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二氧化氯灭藻、药物灭藻。多数存在影响环保问题。 比如臭氧杀菌,当臭氧含量过高时,水中有气味。二氧化氯虽有足够强的氧化作用,但所引起的管路腐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量子能除垢器,其特征是:该装置两端配有本体法兰(4),本体法兰(4)通过螺栓(1)与外配法兰(2)连接固定在水循环系统的管道上,本体法兰(4)与外配法兰(2)之间装有绝缘垫片(3),导线(7)两端分别连接在该装置端部与循环水系统管路法兰连接处的螺栓(1)上,外壳(8)通过大小头(6)与除垢器两端的本体法兰(4)连接,外壳(8)的壳体内前端纵向安装多根不锈钢管(10),每根不锈钢管(10)内安装固定多块磁件(11),每块磁件(11)相互间隔,间隔部分为间隔管(12),不锈钢管(10)固定在外壳(8)壳体两端的拉近板(13)上,外壳(8)的壳体内后端纵向平行安装特殊合金板(14),特殊合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权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市大禹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