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231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吊装架,其包括主梁、撑杆、顶面吊耳和底面吊耳;所述主梁为两根,两根主梁之间通过撑杆进行连接,共同构成吊装架的主框架,两根主梁对称布置于主框架纵向中心线的两侧;每根主梁的顶面均设有顶面吊耳、其底面均设有底面吊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受力合理、安全可靠,可满足不同发电厂中的吊点位置不同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运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供单台起重设备起吊、两台起重设备两侧抬吊及多台起重设备轮流吊运等多种吊运安装的使用方式,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发电厂大型设备安装施工用起重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ー种用于吊运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装架
技术介绍
凝汽设备是汽轮机组的重要辅机,在汽轮机组的热カ循环中,凝汽设备起着冷源的作用,主要任务是将汽轮机排汽凝结成水,将凝结水送回蒸汽发生器(或锅炉)继续使用;在汽轮机排汽ロ建立并维持一定的真空度。因此,凝汽设备对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 行具有重要作用。凝汽器是凝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壳体、喉部、管束、支撑隔板、除氧装置等组成,其中壳体是凝汽器的主要构件,其可分为多个模块运输,在现场组合成整体。凝汽器壳体模块顶面一般相对过重心的纵、横中心线对称设置四个吊点,用于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运和安装。凝汽器壳体模块具有外形尺寸大、重量重、安装组合要求高等特点,如某核电站用凝汽器壳体模块外形尺寸为15.44X5. 28 X 4. 67米(长X宽X高),重量达到87吨。另外,同一凝汽器的不同壳体模块在外形尺寸、重量、吊点位置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安装需要使用起重设备将其从运输车辆上吊运至汽机房内的安装位置就位。由于汽机房结构的阻碍,使用一台或两台一般吨位起重设备无法吊运着凝汽器越过障碍物,而使用超大吨位起重设备虽然可以实现安装,但是经济性差;同时当凝汽器壳体模块I直接使用一台起重设备四点起吊(见图I)或两台起重设备两侧抬吊(见图2)时,起重绳2的水平分力可能会对凝汽器壳体模块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使用多台起重设备轮流吊运的方式逐步将凝汽器壳体模块转运至其安装位置就位是ー种更为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安装方案。为此,要在凝汽器壳体模块I和起重绳2间加入专用的吊装架过渡,在吊装架上设置多组吊点,满足多台起重设备轮流吊运的需要。同时可以达到吊装架承受起重绳的水平分力,避免了壳体模块在起重绳水平分力作用下产生不利于安装的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的吊装架,满足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运安装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种吊装架,其包括主梁、撑杆、顶面吊耳和底面吊耳;所述主梁为两根,两根主梁之间通过撑杆进行连接,共同构成吊装架的主框架,两根主梁对称布置于主框架纵向中心线的两侧;每根主梁的顶面均设有顶面吊耳、其底面均设有底面吊耳。其中,所述每根主梁采用分段结构,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短梁和位于中间的一根长梁。其中,所述顶面吊耳包括顶面横向吊耳和顶面斜向吊耳,所述顶面横向吊耳焊接于主梁上的位置位于顶面斜向吊耳的外侧。其中,焊接于两根主梁上的所述顶面横向吊耳相对于主框架纵向中心线对称布置,每根主梁的顶面焊接有至少两件顶面横向吊耳,并且各顶面横向吊耳分布于主框架横向中心线的两侧。其中,所述每根主梁的顶面焊接有两件顶面斜向吊耳,所述顶面斜向吊耳相对于主框架纵、横中心线对称布置。其中,所述撑杆包括通过法兰固定于两根主梁之间的横向撑杆和斜向撑杆。其中,所述顶面横向吊耳包括一块吊耳板,所述横向撑杆与两根主梁相垂直,每两个沿主框架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的顶面横向吊耳的吊耳板所在平面与相应横向撑杆的中心线共面。其中,所述顶面斜向吊耳包括一块吊耳板,所述斜向撑杆成对并以交叉形式设置于两根主梁之间,每两个处于对角线位置的顶面斜向吊耳的吊耳板所在平面与相应斜向撑杆的中心线共面。其中,所述每根主梁的底面焊接有两件底面吊耳,所述底面吊耳相对于主框架纵、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其中,所述底面吊耳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吊耳板,两块吊耳板上均开设有长型孔,两块吊耳板之间留有间距。通过长型孔的设置,可满足不同壳体模块横向吊点间距不同的要求。通过吊耳板之间的间距来吊运被吊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吊装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吊装架主梁顶面设有多对顶面横向吊耳和一组斜向吊耳,可满足单台起重设备起吊、两台起重设备在两侧抬吊及多台起重设备轮流吊运,从而满足不同发电厂施工中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运安装,同时保证了凝汽器壳体模块吊运安装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吊装架主梁采用分段结构,方便运输,各段之间采用法兰连接,方便现场拆装。3)吊装架成对设置的顶面横向吊耳和斜向吊耳的吊耳板分别与横向撑杆和斜向撑杆的中心线所在平面重合,可承受起重绳水平分力的作用,避免了凝汽器壳体模块发生不利于安装的变形。4)吊装架主梁底面吊耳由两块吊耳板组成,吊耳板上开有长型孔,且两块吊耳板间距大于凝汽器壳体模块上吊板的厚度,从而可适应不同壳体模块吊点位置存在的横、纵向间距不同的特点,可用于不同模块的吊运安装。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被更清楚的理解,并便于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下面给出与本技术相关的附图,说明如下图I-图2为凝汽器壳直接吊装示意图,其中图I为单台起重设备四点起吊,图2为两台起重设备两侧抬吊。图3-图5为本技术的凝汽器壳体模块吊装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为吊装架的正视图,图4为吊装架的侧视图,图5为吊装架的俯视图。图6-图7为本技术的底面吊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为底面吊耳的正视图,图7为底面吊耳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用于吊运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装架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3-5所示,本例的用于安装凝汽器壳体模块的吊装架包括主梁31、横向撑杆32、斜向撑杆33、顶面横向吊耳34、顶面斜向吊耳35和底面吊耳36。吊装架的各部件由型钢或钢板焊接而成,结构形式简单、紧凑、加工制造方便,各构件间使用法兰连接,安装、拆除方便。所述主梁为两根,两根主梁之间通过横向撑杆和斜向撑杆进行连接,共同构成吊装架的主框架进行承载,两根主梁对称布置于该主框架纵向中心线的两侧;所述主梁顶面焊接有顶面横向吊耳和顶面斜向吊耳,分别供两台起重设备两侧抬吊和单台起重设备起吊使用;在主梁底面焊接有底面吊耳,通过销轴以实现吊装架与凝汽器壳体模块的连接。主梁31是主要承力构件,其顶面焊接有顶面横向吊耳34和顶面斜向吊耳35,用于连接起重绳,其底面焊接有底面吊耳36,用于连接凝汽器壳体模块。主梁31共两根,相对吊装架纵向中心线(该吊装架纵向中心线即为主框架纵向中心线,吊装架横向中心线即为主框架横向中心线)对称布置,其间使用数根横向撑杆32和斜向撑杆33进行连接,共同构成主框架,作为起重绳与凝汽器壳体模块的过渡连接件。由于主梁31长度较大,为方便运输,每根主梁31可分为三段,即每根主梁31包括位于两侧的两根短梁41和位于中间的一根长梁42,短梁41和长梁42使用法兰43连接。本例中的顶面斜向吊耳35共四件,每件顶面斜向吊耳35均包括一块吊耳板,四件顶面斜向吊耳35焊接在主梁31顶面内侧(即靠近主框架横向中心线),每根主梁31上有两件,用于单台起重设备四点起吊凝汽器壳体模块。四件顶面斜向吊耳35相对主框架纵、横中心线对称,每件顶面斜向吊耳35的吊耳板所在平面与主框架中心点共面,从而保证了起重绳与顶面斜向吊耳35的吊耳板共面,起重绳不会对吊耳板产生横向力,保证了顶面斜向吊耳35的受力合理。斜向撑杆33成对且交叉设置在两根主梁31之间,每对斜向撑杆均相对于吊装架纵、横中心线对称,每两个处于对角线位置的顶面斜向吊耳35的吊耳板所在平面与相应斜向撑杆的中心线共面,可用于承受四点起吊时起重绳的水平分力。斜向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吊装架,其特征在于:该吊装架包括主梁(31)、撑杆、顶面吊耳和底面吊耳(36);所述主梁(31)为两根,两根主梁之间通过撑杆进行连接,共同构成吊装架的主框架,两根主梁对称布置于主框架纵向中心线的两侧;每根主梁(31)的顶面均设有顶面吊耳、其底面均设有底面吊耳(3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拥军缪谦江明邹玉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