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包括一片料,所述片料上加工有模切线,所述模切线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展平后的外轮廓线,所述外轮廓线的内侧片料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的板体,所述外轮廓线的外侧片料形成料边;所述板体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长条形,该长条形板体的短边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一压痕线。它通过在一个片料上模切的形式得到一个展开的挡泥板外轮廓,并借助于片料上加工的压痕线来方便弯折以形成挡泥板两侧的折边;进而再借助于魔术贴等工具将由片材自助折好的该自行车挡泥板固定于自行车车轮一侧的主体管架上,以发挥挡泥的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配件,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自行车挡泥板与自行车车体都是一体安装的,在产品出厂之后,其形状位置就相对固定下来;因此不论天气状况如何或者实际是否需要挡泥,挡泥板都实实在在的安装在那里;由于每一个部件的成本最终都会表现在整车的价格里,因此对于那些从来不用或者只是偶尔用到挡泥板的用户来说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和不经济的;另外,由于每一个零件都会或多或少的增加整车的重量,对于那些对车体重量比较敏感的用户来说,重量的增加会引发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量轻、收纳方便的可拆卸式自行车挡泥板。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点为,包括一片料,所述片料上加工有模切线,所述模切线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展平后的外轮廓线,所述外轮廓线的内侧片料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的板体,所述外轮廓线的外侧片料形成料边;所述板体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长条形,该长条形板体的短边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一压痕线。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板体整体呈红缨枪枪头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条形板体的长边的一侧或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二压痕线。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压痕线包括一段弧线。优选的,所述弧线所在圆的直径与支撑自行车车座的圆管的管径相适应。也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片料为PP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通过在一个片料上模切的形式得到一个展开的挡泥板外轮廓,并借助于片料上加工的压痕线来方便弯折以形成挡泥板两侧的折边;进而再借助于魔术贴等工具将由片材自助折好的该自行车挡泥板固定于自行车车轮一侧的主体管架上,以发挥挡泥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示意图I ;图4为实施例一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一得使用状态示意图2 ;图中100、200-PP 片料 110-模切线 111、112、113、1131、211、212、213、2131-压痕线 120、220-飞机孔 130、230-料边 310、320、330、340、410、420、430、440-折边350、450-挡泥板面500-车座510、520-支架圆管600、610、620、630——魔术贴710、720——挡泥板810——后轮820——前轮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的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一个长方形的PP片料100(PP板)的中间加工有模切线110 (刀模线),模切线110的大小及形状按照最终自行车挡泥板完全展开后的外轮廓大小及形状设计,由于模切线110的内外两部分片料局部可以粘连,因此实际上整个PP片料100既包括产品部分(模切线内部部分),也包括包装部分(模切线外部部分),其中由模切线110所形成的外轮廓线的外部片料(即图中的料边130)在两者未分离时起着包装和保护的作用,而当两者分离后,将变成废料。料边130上部加工有便于悬挂的飞机孔120。模切线110内部的自行车挡泥板主体结构呈长条形,其两端的A处和C处相对中间的B处的宽度较窄,整个模切线外形呈红缨枪的枪头形结构。其左右两边加工有直线形的压痕线111和112,以方便片料弯折形成自行车挡泥板两侧的折边结构(见图中的折边310和320),其上部也设有一曲线形的压痕线113,同样为便于弯折形成折边(见图中的折边330和340),该压痕线113的中间段为一弧形的压痕线1131,该弧形压痕线1131的弧度大小与自行车的支撑管架的管径相适应(参见图3或图5中自行车车座500下部的支架圆管510与自行车挡泥板的配合)。如图3所示,该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的具体应用,在将图I中长条形的PP片料的中部模切线中间的片料撕下,分别依各压痕线折叠后形成;利用魔术贴600,将折边340紧贴支架圆管510并与支架圆管510相绑定,进而将所折成的自行车挡泥板固定在紧邻车座500下部的支架圆管上;如图所示,沿压痕线111和112弯折,整个自行车挡泥板的上部形成了挡泥板面350,侧部形成了折边310和320。图4示意了压痕线113及其弧形部分压痕线1131处所形成的折边结构(见图中的折边340和330)。如图5所示,一辆自行车使用了两个折好的自行车挡泥板710和720,其中挡泥板710通过魔术贴610固定在车座500下部的支架圆管510上,主要遮挡后轮810所甩落的泥点;挡泥板720的两端分别通过魔术贴620和630固定在支架圆管520上,主要用来遮挡前轮820所甩起的泥点。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模切线210内部所形成的自行车挡泥板的主体展开图宽度较窄,各压痕线211和212的走向稍有不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包装和产品为一块整体的片料,消费者可以自行拆卸后折边组装,可以利用魔术贴束紧于自行车坐垫下方的直立管或自行车其它支架的圆管上。根据实际需要客户灵活使用或拆卸。由于其材质为PP料,材料较软,不用时可以卷起来 在包内收纳存放。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料,所述片料上加工有模切线,所述模切线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展平后的外轮廓线,所述外轮廓线的内侧片料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的板体,所述外轮廓线的外侧片料形成料边;所述板体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长条形,该长条形板体的短边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一压痕线。2.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形板体的长边的一侧或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二压痕线。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痕线包括一段弧线。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所在圆的直径与支撑自行车车座的圆管的管径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料为PP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片料为PP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包括一片料,所述片料上加工有模切线,所述模切线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展平后的外轮廓线,所述外轮廓线的内侧片料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的板体,所述外轮廓线的外侧片料形成料边;所述板体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长条形,该长条形板体的短边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一压痕线。它通过在一个片料上模切的形式得到一个展开的挡泥板外轮廓,并借助于片料上加工的压痕线来方便弯折以形成挡泥板两侧的折边;进而再借助于魔术贴等工具将由片材自助折好的该自行车挡泥板固定于自行车车轮一侧的主体管架上,以发挥挡泥的功能。文档编号B62J15/04GK202624472SQ20122011844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世明 申请人:张世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的自行车挡泥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片料,所述片料上加工有模切线,所述模切线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展平后的外轮廓线,所述外轮廓线的内侧片料形成该自行车挡泥板的板体,所述外轮廓线的外侧片料形成料边;所述板体为中间宽、两端窄的长条形,该长条形板体的短边两侧加工有便于向下弯折以形成折边的第一压痕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明,
申请(专利权)人:张世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