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1033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包括一车架、一中央旋座、一对悬臂及一对座椅,可供使用者随意地选择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其中车架系设有一前轮臂连接前轮、一后轮臂连接后轮,及一推车把手位于车架的后方。中央旋座系连接于前轮臂与后轮臂之间,两悬臂藉由中央旋座枢接于车架上,可枢转并锁定于一纵向位置或一横向位置。两座椅枢设于两悬臂远离中央旋座的一端,无论悬臂锁定于纵向位置或横向位置,两座椅都可调整至一朝前的位置,使双座婴儿车得以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座婴儿车,尤指可供使用者随意地选择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双座婴儿车可基本分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Tandem)及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Side-by-side)等两种。其中以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的双座婴儿车较容易通过狭窄的路径,但问题是坐在后座的婴儿乘客的视野总是被前座的椅背遮住,而且无论上车或下车都很不方便。反之,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Side-by-side)的双座婴儿车,则左或右座位上的婴儿乘客都可同样享有无遮的视野,上下车也同样方便,但因为车体太宽,很容易影响旁边路人的通行权力,遇到狭窄的路径或电梯,有时难以进入或通行。目前市售的这两种双座婴儿车各有优缺点,但都无法让使用者因应场所的需要或·道路宽度的限制随意地转换其型态,因此无论购买或使用那一种双座婴儿车,都可能会碰到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可供使用者依场地随意地选择及转换为前后排列的双座型态或左右并列的双座型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一车架,至少设有一前轮臂供连接一对前轮、一后轮臂供连接一对后轮,及一推车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转换座向及型态的双座婴儿车,其特征是包括:一车架,至少设有一前轮臂供连接一对前轮、一后轮臂供连接一对后轮,及一推车把手连接于该车架的后方;一中央旋座,连接于该前轮臂及该后轮臂之间;一对悬臂,藉由该中央旋座枢接于该车架上,可枢转至一纵向位置及一横向位置,并至少可被锁定于该横向位置或该纵向位置;及一对座椅,分别以一连接部连接于该对悬臂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森永周富蓬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隆成日用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