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901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压装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轴承压装装置,包括车轴;导向柱,用于与待压装轴承的车轴的端部同轴地连接成为一体;承压套,可拆卸地套设在导向柱外,承压套的内径大于车轴的外径。通过设置导向柱,同时在压装时使用承压套,使轴承的各部分受力均匀,不会发生轴承内圈与车轴的轴线有偏离的现象,从而避免了轴颈表面拉伤或压装不正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制造领域,特别地,涉及ー种轴承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參见图1,轨道类机车、车辆的车轴10与轴承箱之间的轴承40装配结构中,轴承40内圈与车轴10轴颈装配采用过盈配合,过盈量大,压装时需借助机械外力(如油压机),由于车轴10结构原因(轴向尺寸较长,重量较大),压装过程只能在水平状态下进行,方法如下先将车轴10固定好,再将轴承40内圈的一端套到车轴10轴颈端面的导向锥面12上 (由于锥面长度尺寸只有6mm左右,因此实际上只是接触到锥面上,无法真正套上去)。同时调整内圈角度,目測二者轴线一致时,使其保持平稳状态,在内圈的另一端开始施加压カ(图中箭头方向为施カ方向)。在整个过程,如果轴承40内圈与车轴10轴线稍有偏斜,压装时就会导致轴颈表面拉伤或压装不正等现象,进而影响轴承40的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轴承箱轴承40与车轴10的装配是该领域的一大エ艺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轴承压装装置,以解决压装时轴承内圈与车轴轴线有偏离时,导致轴颈表面拉伤或压装不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ー种轴承压装装置,包括车轴;导向柱,用于与待压装轴承的车轴的端部同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轴(10);导向柱(20),用于与待压装轴承(40)的车轴(10)的端部同轴地连接成为一体;承压套(3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导向柱(20)外,所述承压套(30)的内径大于所述车轴(10)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尔胜王振军康元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