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包括机床,还包括振动盘、走位电机,控制电板和夹料机构,夹料机构和走位电机连接,且夹料机构通过走位电机来实现夹料自动化,走位电机和控制电板连接,且星状限位器和控制电板连接;夹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的夹料组件,机床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夹料组件通过导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真空发生器通过控制电板连接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振动盘、夹料机构配合走位电机,通过控制电板来达到全自动的效果,这样的结构简单,电板全程控制通过夹料装置的真空发生器和吸盘的配合到达了吸料准确,同时其走位电机走位准确,配合其感应器的使用走位控制,有效的防止了其空走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机床加工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人力成本日益提高的今天,机床自动化成为发展趋势,自动上料机构可以代替人工上料,以前基本上是通过纯人工的对工件上料,这样就人力成本高,效率低,而全自动的设备具有结构紧凑,使用时也更加灵活、可靠;在结构空间紧凑、加工大批量工件时可使用;现在国家专利网中公布的专利中其中专利号为ZL201120227374的一种机床自动上料装置,其公开了通过垂直三段Z型折弯斜面轨道,且配合其多个气缸来实现其自动化上料,这样的结构因为其三段Z形轨道,占空间大,同时,配合组件量大,成本高,定位难等缺点,而且现在的自动化装置中其自动化比较机械,如果没有产品的化也会机械性的做无用功, 而浪费能源,且空走容易让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自动定位性强的上料自动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包括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盘、走位电机,控制电板和夹料机构,所述的夹料机构和走位装置连接,且夹料机构通过走位电机来实现夹料自动化,所述的走位装置和控制电板连接,所述的振动盘上设置有星状限位器,且星状限位器和控制电板直接连接;所述的夹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的夹料组件,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的夹料组件通过导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且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控制电板连接控制;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床为冲床或压床;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走位装置为电机走位或气动走位;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料装置的为电磁铁夹头或者气动夹头;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气动夹料组件包括吸盘、吸杆和气缸;所述的吸杆通过吸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气缸和吸杆连接,且吸杆通过气缸做垂直运动;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走位电机末端设置有导料斗。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机床上设置有一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和控制器连接。本技术通过振动盘、夹料机构配合走位电机,通过控制电板来达到全自动的效果,这样的结构简单,电板全程控制通过夹料装置的真空发生器和吸盘的配合到达了吸料准确,同时其走位电机走位准确,配合其感应器的使用走位控制,有效的防止了其空走现象。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冲床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冲床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压床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压床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夹料装置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夹料装置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振动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包括机床,还包括振动盘400、走位电机100,控制电板15和夹料机构,夹料机构和走位电机100连接,且夹料机构通过走位电机100来实现夹料自动化,走位电机100和控制电板15连接,振动盘400上设置有星状限位器401,且星状限位器401和控制电板15直接连接;夹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的夹料组件,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500,且夹料组件通过导管501和真空发生器15连接,且真空发生器500通过控制电板15连接控制。所述的夹料组件包括吸盘16、吸杆19和气缸2 ;吸杆19通过吸管501和真空发生器15连接,所述气缸2和吸杆19连接,且吸杆19通过气缸2做垂直运动。具体来说,参考图I和图2为冲床上的上料自动化装置,通过冲床600对产品进行冲压成形,后通过夹料装置对工件进行走位加工。参考图7,把加工件(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置于振动盘内部,通过限位器401振动盘让工件顺序出料,参考图5和图6,夹料装置上的真空发生器500通过导管501和吸杆19连接,通过吸盘16对工件上料,参考图I和图2,在一般的级进模具冲床中,其夹料装置的夹料组件为三组,分别为001,002,003,通过夹料组件001通过走位电机I对振动盘400上的工件上料到一号模具冲压,结束后,通过夹料组件002把一号模具上的工件送至二号模具,在二次冲模后,再通过夹料组件003把加工完毕的工件送至出料斗201 ;在此操作过程中,其夹料组件001始终在振动盘和一号模具上来回走动,夹料组件002在一号和二号模具上邹东国,003在二号和出料斗上走动;且因为不同的工件其级进次数是不同的,其夹料组件的个数永远比模具的级进数多一个;在冲床上设置有感应器202,当振动盘400没有工件或者由于出现失误导致工件不能上模时,次感应器202会感应工件后反馈信息给控制电板15,使设备停止工作,从而保证了设备的寿命和f倉泛。实施例二 参考图3和图4,根据不同的加工工件,需要压床的时候,通过把上料自动化装置装配在压床上,来实现压床加工的全自动化上料。实施例三在适用的压床或者冲床中,其夹头装置改为电磁铁,且电磁铁和控制电板15连接,通过电磁铁的吸附作用来实现对工件的夹持动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 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包括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盘、走位电机,控制电板和夹料机构,所述的夹料机构和走位装置连接,且夹料机构通过走位电机来实现夹料自动化,所述的走位装置和控制电板连接,所述的振动盘上设置有星状限位器,且星状限位器和控制电板直接连接;所述的夹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的夹料组件,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的夹料组件通过导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且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控制电板连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为冲床或压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位装置为电机走位或气动走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料装置的为电磁铁夹头或者气动夹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动夹料组件包括吸盘、吸杆和气缸;所述的吸杆通过吸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气缸和吸杆连接,且吸杆通过气缸做垂直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位电机末端设置有导料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床上设置有一感应器,所述的感应器和控制器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包括机床,还包括振动盘、走位电机,控制电板和夹料机构,夹料机构和走位电机连接,且夹料机构通过走位电机来实现夹料自动化,走位电机和控制电板连接,且星状限位器和控制电板连接;夹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的夹料组件,机床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夹料组件通过导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真空发生器通过控制电板连接控制,本技术通过振动盘、夹料机构配合走位电机,通过控制电板来达到全自动的效果,这样的结构简单,电板全程控制通过夹料装置的真空发生器和吸盘的配合到达了吸料准确,同时其走位电机走位准确,配合其感应器的使用走位控制,有效的防止了其空走现象。文档编号B21D43/18GK202621760SQ201220270860公开日2012年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料自动化装置,包括机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振动盘、走位电机,控制电板和夹料机构,所述的夹料机构和走位装置连接,且夹料机构通过走位电机来实现夹料自动化,所述的走位装置和控制电板连接,所述的振动盘上设置有星状限位器,且星状限位器和控制电板直接连接;所述的夹料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组的夹料组件,所述机床上设置有真空发生器,所述的夹料组件通过导管和真空发生器连接,且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控制电板连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爱国,
申请(专利权)人:庄爱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