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排针引线缝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6449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针引线缝合器,包括缝合器壳体、提拉连杆机构、环形针和引线锁止机构;所述缝合器壳体为筒状结构,在缝合器壳体内设置有提拉连杆机构,所述提拉连杆机构的主动操作端设置在缝合器壳体的上部,其从动执行端连接环形针设置在缝合器壳体的底板上,在所述缝合器壳体的底板设置有走针底孔,在所述缝合器壳体的底板外周与环形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引线锁止机构。在肠道改道手术中,缝合器通过提拉连杆机构在腹腔外操作环形针对腹壁内腔组织进行穿针引线,可以同时将多条缝合线环开刀创口引出体外,提高了引线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病患的手术痛苦,可广泛应用在肠道改道及其他外科手术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肠道改道的外科手术中,腹壁引线缝合的排针引线缝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外科手术中的肠道改道,在腹壁造口打孔时,需从皮肤层、皮下结缔组织膜层、腹腔内浆膜层用手术针引线,以便肠道改道时,将肠道壁与腹腔壁缝合固定。在进行肠道改道过程中,在腹腔壁打孔,需要用手术缝合针,一针一针穿过引线的各层膜,由于开刀创口的洞口小,且在切开腹壁后,其内层的组织膜会迅速回缩,针对皮下结缔组织膜层或腹腔内浆膜层进行引线操作不方便,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在手术时,仅仅是引线的过程耗时较长,增加了手术难度,造成手术时间的延长,给病患造成更多的痛 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肠道改道外科手术中,在腹腔壁打孔时,由于洞口小,引线操作不方便,耗时较长,手术难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针引线缝合器,在肠道改道手术时,能将腹腔皮层需引线的膜一次均匀引多条缝合线,操作方便,引线耗时短,降低手术的难度,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排针引线缝合器,包括缝合器壳体17、提拉连杆机构、环形针14和引线锁止机构;所述缝合器壳体17为筒状结构,在缝合器壳体17内设置有提拉连杆机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针引线缝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缝合器壳体(17)、提拉连杆机构、环形针(14)和引线锁止机构;所述缝合器壳体(17)为筒状结构,在缝合器壳体(17)内设置有提拉连杆机构,所述提拉连杆机构的主动操作端设置在缝合器壳体(17)的上部,其从动执行端与环形针(14)连接并设置在缝合器壳体(17)的底板上,在所述缝合器壳体的底板设置有走针底孔(16),在所述缝合器壳体的底板外周与环形针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引线锁止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力陈水章谭迪熬文宇苗雄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