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杠杆式连体座椅。技术方案如下:包含转轴点以及围绕转轴点可以旋转的椅面,所述椅面被转轴点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长臂段端部落在和转轴点同样高度的长臂段支腿上,短臂段的端部下方有高度短于长臂段支腿的短臂段支腿。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为长臂段支腿的底部支点,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为短臂段支腿的底部支点,长臂段支撑连杆、短臂段支撑连杆以及底部连杆构成三角形支架。有益效果如下:弥补了经营者使用传统靠墙连体桌椅大批单个顾客只顾个人方便,就近安座,避免造成上座率不高,采用本设备,单独坐在外部,因为其会倾斜,所以不舒服因而促使人往里边坐,可以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使得座位饱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涉及杠杆式连体座椅。技术背景传统的座椅均是平面座椅,在饭店内,经常造成有人喜欢往外坐,而不喜欢往里坐,不方便,上座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提供一种可以提高上座率的杠杆式连体座椅。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转轴点以及围绕转轴点可以旋转的椅面,所述椅面被转轴点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长臂段端部落在和转轴点同样高度的长臂段支腿上,短臂段的端部下方有高度短于长臂段支腿的短臂段支腿。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短臂段支腿高度低于长臂段支腿高度的5_10cmo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轴点被长臂段支撑连杆和短臂段支撑连杆固定在两者的交汇点上。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为长臂段支腿的底部支点,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为短臂段支腿的底部支点,长臂段支撑连杆、短臂段支撑连杆以及底部连杆构成三角形支架。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位于长臂段支腿上,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位于短臂段支腿上。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椅面被转轴点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二者比例为小于二分之一。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弥补了经营者使用传统靠墙连体桌椅大批单个顾客只顾个人方便,就近安座,避免造成上座率不高,采用本设备,单独坐在外部,因为其会倾斜,所以不舒服因而促使人往里边坐,可以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使得座位饱和。附图说明为了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图I为技术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长臂段支腿;2.长臂段座椅;3.长臂段支撑连杆;4.转轴点;5.短臂段座椅;6.短臂段支撑连杆;7.短臂段支腿;8.底部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I,结合图I:包含转轴点4以及围绕转轴点4可以旋转的椅面,所述椅面被转轴点4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长臂段端部落在和转轴点4同样高度的长臂段支腿I上,短臂段的端部下方有高度短于长臂段支腿I的短臂段支腿7。所述短臂段支腿7高度低于长臂段支腿I高度的5-lOcm。本处5-lOcm的高度不对本新型的具体实施造成限制。所述转轴点4被长臂段支撑连杆3和短臂段支撑连杆6固定在两者的交汇点上。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3 —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为长臂段支腿I的底部支点,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6 —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为短臂段支腿7的底部支点,长臂段支撑连杆3、 短臂段支撑连杆6以及底部连杆8构成三角形支架。实施例2 ;结合图2 ;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3 —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位于长臂段支腿I上,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6 —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位于短臂段支腿7上。所述椅面被转轴点4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二者比例为小于二分之一。亦即可以是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转轴点(4)以及围绕转轴点(4)可以旋转的椅面,所述椅面被转轴点(4)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长臂段端部落在和转轴点(4)同样高度的长臂段支腿(I)上,短臂段的端部下方有高度短于长臂段支腿(I)的短臂段支腿(7)。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臂段支腿(7)高度低于长臂段支腿(I)高度的5-lOcm。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点(4)被长臂段支撑连杆(3)和短臂段支撑连杆¢)固定在两者的交汇点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3)—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为长臂段支腿(I)的底部支点,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6) —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为短臂段支腿(7)的底部支点,长臂段支撑连杆(3)、短臂段支撑连杆(6)以及底部连杆(8)构成三角形支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3)—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位于长臂段支腿(I)上,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6) —端为转轴点(4),另一端位于短臂段支腿(7)上。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被转轴点(4)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二者比例为小于二分之一。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杠杆式连体座椅。技术方案如下包含转轴点以及围绕转轴点可以旋转的椅面,所述椅面被转轴点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长臂段端部落在和转轴点同样高度的长臂段支腿上,短臂段的端部下方有高度短于长臂段支腿的短臂段支腿。所述长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为长臂段支腿的底部支点,所述短臂段支撑连杆一端为转轴点,另一端为短臂段支腿的底部支点,长臂段支撑连杆、短臂段支撑连杆以及底部连杆构成三角形支架。有益效果如下弥补了经营者使用传统靠墙连体桌椅大批单个顾客只顾个人方便,就近安座,避免造成上座率不高,采用本设备,单独坐在外部,因为其会倾斜,所以不舒服因而促使人往里边坐,可以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使得座位饱和。文档编号A47C7/00GK202618948SQ20122024127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孙亮亮 申请人:孙亮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杠杆式连体座椅,其特征在于:包含转轴点(4)以及围绕转轴点(4)可以旋转的椅面,所述椅面被转轴点(4)分为长臂段和短臂段,长臂段端部落在和转轴点(4)同样高度的长臂段支腿(1)上,短臂段的端部下方有高度短于长臂段支腿(1)的短臂段支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孙亮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