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005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6:12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该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连接至一发光二极管灯串,该发光二极管灯串连接至一切换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出端,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的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二极管、一电容器、一齐纳二极管、一电阻器以及一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二极管通过阳极连接至发光二极管灯串,电容器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齐纳二极管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齐纳二极管再与电容器并联,电阻器与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电阻器再与齐纳二极管并联,而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与电阻器串联。据此,由切换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出端关闭发光二极管灯串的电源后,本发明专利技术仍可由残光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提供数秒钟至数分钟的残光,以照明空间轮廓,方便使用者离开原有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路,尤指一种应用于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残光电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科技的蓬勃发展,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的制造技术也日趋成熟,目前的发光二极管已经足以作为照明的光源使用,由于发光二极管具备省电、体积小、使用寿命长、稳定性高、残旋光性低及高点灯应答等特性,因此,目前所发展出足以取代日光灯管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模块,更为市场所接受,甚至已经有取代传统灯泡或灯管的趋势。例如在中国台湾技术专利第M380425号中,即提出一种LED照明装置,通过结合上盖、底盖及边盖,在不影响照明前提下达到提高LED发光模块的防护性的技术效果,进而取代传统灯泡或灯管。然而,发光二极管由于在特性上残旋光性低,一旦应用于照明装置,在灯光熄灭之后,因为瞬间完全无光线可以照明环境,导致环境太暗,人眼短时间内无法辨识环境,若在此时进行活动,非常容易造成意外的发生,因此仍有安全上的顾虑以及使用上的不方便,故有改善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已知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无法提供有效残光,造成使用上的不方便以及安全上的顾虑的问题。经由以上可知,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该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连接至一发光二极管灯串,该发光二极管灯串连接至一切换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出端,该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的特征在于包含有一二极管、一电容器、一齐纳二极管、一电阻器以及一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该二极管通过阳极连接至该发光二极管灯串,该电容器与该二极管的阴极连接,该齐纳二极管与该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该齐纳二极管再与该电容器并联,该电阻器与该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且该电阻器再与该齐纳二极管并联,而该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与该电阻器串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一、于该切换式功率转换器的输出端关闭该发光二极管灯串的电源后,本专利技术仍可由该残光电路的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提供数秒钟至数分钟的残光,以照明空间轮廓,方便使用者离开原有空间。二、本专利技术由该二极管、该电容器、该齐纳二极管、该电阻器以及该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所组成的残光电路,具有构造简单、成本低以及符合发光二极管定电流电路的需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的电路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一般发光二极管灯具在熄灭之后,因为无光线可以照明环境,导致环境太暗,人眼无法辨识环境,容易产生意外,所以本专利技术的残光可以协助人眼,在几秒与几分钟的时间内,辨别出正确的方向,提升安全感。随着发光二极管灯具的开发与应用,本专利技术提出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如图I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灯串102,发光二极管灯串102连接至二极管103的阳极,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至电容器104,再并联齐纳二极管(Zener diode) 105的阴极,再并联至由电阻器106与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串联的电路,即可完成电路连接。在第一实施例中,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商用电源导通后,发光二极管灯具在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的驱动下点亮发光二极管灯串102,此亮度为灯具作为主照明的亮度,发光二极管灯串102上的直流电压经过二极管103,在极短时间内对电容器104充电,电容器104并联齐纳二极管105的目的是固定电容器104的电压值,确保每一次的放电时间为固定,当使用者将商用电源切断后,发光二极管灯串102的亮度熄灭,此时电容器104对电阻器106与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放电,点亮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此时亮度为残光的亮度,时间维持几秒与几分钟的时间内,直到电容器104放电结束,其中串联电阻器106目的为限流电阻,放电时间由电容器104与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的阻抗决定。在此要补充说明的是,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可采用各种不同架构的切换式功率转换器,电容器104可替换为超级电容器或是一充电电池,而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可更换为各种波长、色温、颜色的发光二极管灯串。由RC电路充放电原理可知,放电的电流值呈现指数型放电,电流值的大小随时间不同,导致光线在放电时间内由亮转暗过于激烈,因此为了解决电流值不同问题,再提出如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对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1而言,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灯串102,发光二极管灯串102连接至二极管103的阳极,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至电容器104,再并联齐纳二极管105的阴极,再并联至由电阻器106与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串联的电路,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连接于晶体管111的集极,其射极连接于电阻器112与晶体管110的基极,晶体管110的集极再连接至晶体管111的基极与电阻器109,电阻器109再连接回至由电阻器106、齐纳二极管105的阴极、电容器104与二极管103的阴极的共同接点。在第二实施例中,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当使用者将商用电源切断后,发光二极管灯串102的亮度熄灭,此时电容器104对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放电,点亮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因为晶体管111的基极与射极并连接于电阻器112,基极与射极的电压为固定电压值,因此流经电阻器112的电流为固定值,使得晶体管111的集极电流为固定值,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的电流固定,发光强度也固定,此时亮度为残光的亮度,时间维持几秒与几分钟的时间内,直到电容器104放电电压低于发光二极管的顺向偏压,放电的电流值呈现指数型放电,直到放电结束。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对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2而言,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的输出端连接至发光二极管灯串102,发光二极管灯串102连接至二极管103的阳极,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至电容器104,再并联齐纳二极管105的阴极,再并联至由电阻器106与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串联的电路,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连接于晶体管111的集极,其射极连接于电阻器112,电阻器112的另一端接地,晶体管111的基极与电阻器109连接,电阻器109再连接回至由电阻器106、齐纳二极管105的阴极、电 容器104与二极管103的阴极的共同接点,二极管113的阴极串接二极管114的阳极,二极管113的阳极连接于晶体管111的基极与电阻器109的接点,二极管114的阴极接地。第三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假设二极管113的顺向偏压与晶体管111基极与射极顺向偏压相同,二极管113与晶体管111的基极与射极顺向偏压相抵消,另一二极管114的顺向偏压等效并接于电阻器112,因此流经电阻器112的电流为固定值,使得晶体管111的集极电流为固定值,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的电流固定,发光强度也固定,此时亮度为残光的亮度,时间维持几秒与几分钟的时间内,直到电容器104放电电压低于发光二极管的顺向偏压,放电的电流值呈现指数型放电,直到放电结束。请参阅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121、122、123、124、125、126、127),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连接至一发光二极管灯串(102),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串(102)连接至一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包含有:一通过阳极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串(102)的二极管(103);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电容器(104);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齐纳二极管(105),且所述齐纳二极管(105)与所述电容器(104)并联;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电阻器(106),且所述电阻器(106)与所述齐纳二极管(105)并联;以及一与所述电阻器(106)串联的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0 TW 1001213411.一种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121、122、123、124、125、126、127),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连接至一发光二极管灯串(102),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串(102)连接至一切换式功率转换器(101)的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0)包含有 一通过阳极连接至所述发光二极管灯串(102)的二极管(103); 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电容器(104); 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齐纳二极管(105),且所述齐纳二极管(105)与所述电容器(104)并联; 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电阻器(106),且所述电阻器(106)与所述齐纳二极管(105)并联;以及 一与所述电阻器(106)串联的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1),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3)还包含一电阻器(109)、一晶体管(111)、一晶体管(110)以及一电阻器(112),所述电阻器(109)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所述晶体管(111)通过集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连接且通过基极与所述电阻器(109)连接,所述晶体管(110)通过集极与所述晶体管(111)的基极连接且通过基极与所述晶体管(111)的射极连接,所述电阻器(112)连接于所述晶体管(110)的基极。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2),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残光电路(122)还包含一与所述二极管(103)的阴极连接的电阻器(109)、一通过集极与所述发光二极管残光灯串(107)连接且通过基极与所述电阻器(109)连接的晶体管(111)、一通过阳极与所述晶体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庆德黄翰廷
申请(专利权)人:欣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