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无线收发器单元的摄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269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无线收发器单元的摄像设备。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其摄像装置以及控制系统装置受到由无线收发器单元产生的热的影响、从而在避免所拍摄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同时能够稳定地操作控制系统装置的摄像设备。在摄像设备中,电源单元具有高于摄像装置并且高于属于控制系统装置的图像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的保证温度上限,并且与图像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一起安装在基板的安装面上。无线收发器单元与基板的安装面平行并且相对地配置,从而覆盖基板上所安装的电源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器单元的摄像设备
技术介绍
一些摄像设备具有用于无线发送由诸如CXD传感器或者CMO S传感器等的摄像装置所拍摄的图像的数据以及从外部无线接收图像数据的无线收发器单元。如果无线收发器单元在操作中所产生的热传递到摄像装置,则由于热的影响引起所拍摄的图像质量劣化。 在日本特开2005-79931号公报中,提出如下一种技术,其中摄像装置和无线收发器单元配置成相互分开,以避免由无线收发器单元所产生的热传递到摄像装置,从而避免所拍摄的图像的质量因产生的热而劣化。然而,即使根据日本特开2005-7993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技术能够避免将无线收发器单元所产生的热传递到摄像装置,所产生的热也可能传递到诸如图像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等的控制系统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系统装置受到热的影响并且在操作中变得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摄像装置和控制系统装置受到由无线收发器单元产生的热的影响、从而能够在避免所拍摄的图像质量因所产生的热而劣化的同时稳定地操作控制系统装置的摄像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装置,用于将被摄体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信号;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从所述摄像装置输出的所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电源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装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力;基板,具有安装有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的安装面;以及无线收发器单元,用于无线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具有比所述摄像装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高的耐热性,以及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安装面相对地配置,以使得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距离小、并且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小、并且也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小。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摄像设备的摄像装置以及控制系统装置受到由摄像设备的无线收发器单元所产生的热的影响,从而能够在避免所拍摄的图像质量劣化的同时稳定地操作控制系统装置。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摄像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图2是从摄像机的后部所见的数字摄像机的外观立体图;图3是示出数字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单元打开的状态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摄像机的主基板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摄像机中的主基板和镜头单元的示例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无线收发器单元连接到主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在主基板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以及图8是示出由摄像机的控制单元进行的为了使无线收发0N/0FF开关的ON操作无 效的开关操作无效处理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参考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I在框图中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示例的数字摄像机的控制系统。如图I中所示,本实施例的数字摄像机包括摄像装置104、其包括例如CXD传感器或者CMOS传感器。穿过镜头单元112的被摄体图像在将被摄体图像光电转换为一系列模拟图像信号的摄像装置104上形成。在控制单元101的控制下,模拟图像信号输出到A/D转换器105。A/D转换器105将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并且在控制单元101的控制下将该信号输出到图像处理单元106。在例如记录模式下,将数字图像信号从A/D转换器105顺次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08,并且在图像显示单元108上显示图像。图像显示单元108用作电子取景器或者IXD监视器。图像处理单元106对由A/D转换器105提供的数字图像信号进行诸如放大/缩小处理等的各种图像处理。在例如图像记录处理中,将进行了图像处理的数字图像信号顺次地累积到例如RAM(未示出)中。然后,所累积的图像数据与拍摄时间信息以及帧频信息一起被编码为AVCHD格式的运动图像数据,并且记录到记录介质107中。在控制单元101的控制下,图像处理单元106读取并且解码在记录介质107中所记录的编码运动图像数据,并且将解码后的运动图像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08。此外,图像处理单元106对运动图像数据以及ROM 102中存储的⑶I数据进行图像处理,将处理后的运动图像数据和处理后的⑶I数据合成,并且将合成的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08。操作输入单元103接受用户操作输入,并且将操作输入的内容通知控制单元101。操作输入单元103包括例如模式切换开关201、触发器开关202、电源0N/0FF开关203以及无线收发0N/0FF开关204(见图2和3)。无线收发器单元109对记录介质107中存储的运动图像数据或者静止图像数据或者对所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用于无线发送的处理,并且通过天线(未示出)发送所处理的图像数据。无线收发器单元109通过天线接收图像数据,对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处理,并且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到图像显示单元108。在图像数据发送和接收时,无线收发器单元109有时产生热并且变得温度高。电源单元110将电池111和外部供电单元209各自提供的电力转换为预定电压,并且将预定电压的电力提供给摄像机的各部。控制单元101控制整个摄像机。为此目的,控制单元101读出例如ROM 102中所存储的控制程序,在RAM(未示出)上展开控制程序并且执行控制程序,以控制摄像机的各部的操作。控制单元101以及图像处理单元106(都是摄像机的控制系统装置)各自具有低的保证温度上限,并且在超过保证温度上限的情况下在操作中各自变得不稳定。当超过摄像装置104的保证温度上限时,所拍摄的图像质量趋于劣化。图2示出在外观立体图中从拍摄者侧(B卩,从摄像机后部)所见的数字摄像机。图3在外观立体图中示出数字摄像机的图像显示单元108打开的状态。如图2和3中所示,在摄像机本体100的从拍摄者侧所见的右侧面上设置有抓握带205。拍摄者可以通过一只手插入在摄像机本体100与抓握带205之间而把持摄像机本体100。图像显示单元108通过铰链206以能够开闭的方式设置在摄像机本体100的左侧 面上。图像显示单元108在关闭状态下在摄像机本体100的左侧面收起。模式切换开关201和电源0N/0FF开关203设置在摄像机本体100的上表面上,并且触发器开关202、无线收发0N/0FF开关204、外部供电单元209以及电池111设置在摄像机本体100的后表面上。图4在立体图中示出主基板302,图5在立体图中示出主基板302以及镜头单元112的示例结构,并且图6在立体图中示出无线收发器单元109连接到主基板302的状态。图7在立体图中示出在主基板302与图像显示单元108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4中所示,控制单元101、图像处理单元106以及电源单元110的功率电感器301安装在主基板302上。主基板302以使得主基板302上安装有功率电感器301的侧(例如,图4中所见的主基板302的左侧)与摄像机本体100的后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在摄像机本体100上。因此,功率电感器301安装在外部供电单元209附近以及电池111附近,从而可以缩短在功率电感器301与外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装置,用于将被摄体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信号;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从所述摄像装置输出的所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电源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装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力;基板,具有安装有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的安装面;以及无线收发器单元,用于无线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具有比所述摄像装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高的耐热性,以及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安装面相对地配置,以使得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距离小、并且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小、并且也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0 JP 2011-136219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装置,用于将被摄体图像光电转换为图像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从所述摄像装置输出的所述图像信号进行图像处理;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图像处理单元; 电源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装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以及所述控制单元提供电力; 基板,具有安装有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以及所述电源单元的安装面;以及 无线收发器单元,用于无线发送和接收图像数据, 其中,所述电源单元具有比所述摄像装置、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高的耐热性,以及 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基板的所述安装面相对地配置,以使得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电源单元之间的距离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摄像装置之间的距离小、并且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之间的距离小、并且也比在所述无线收发器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之间的距离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置基板,其上安装有所述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村步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