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串联低压供电线路接口(15)、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2)和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直流电源模块(14)给设备内直流电源输入端供电,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带有信号输出接口(11)。利用上述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量测,选择适用的标准载波模块,插入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处,并且连接手持终端的接入接口和量测设备的信号输出接口,接入低压供电线路即可实行简单统一的量测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电力移动作业现场环境下,检测计量点、通讯设备、通讯线路的状态,快速诊断故障的目的;可以完成对多个载波芯片方案的支持,让现场操作人员减少现场维护的工作量,提高现场故障排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具体说是一种方便携带的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及量测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正在进行大规模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表、低压采集集中器安装、调试以及日后运维的工作量都非常巨大,为了保证提高采集成功率,必须在建设期进行规范、一致性的操作,保证电能计量的基础工作的良好,同时为运行维护期设计良好的运维模式和支持工具。从试点情况来看,由于现场操作过程,缺乏良好的测试、调试工具,使得现场人员安装、调试的随意性很大,只能靠现场技术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素质进行手工调试和维护,造 成大量看错、抄错等低级人为错误,同时每个工程师得到的经验无法快速在众多区域推广。而且无法保障全部设备性能的一致性,导致低压采集系统发生运行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很多问题都是现场人员疏忽、遗漏造成的。目前大部分载波方案厂家都提供了形式各异的操控器,用于自有方案的安装、调试,调试方法千差万别,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学习多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同时调试的结果一致性也非常差。同时,如果采用处理器来对各种不同的载波信号进行处理,不仅开发周期长、成本高,而且制造工艺复杂、故障率高。这样就急需提供一种制造简单、使用方便并可以从外观、操作等方面,给工作人员一致性操作的设备,为各个标准载波模块厂家提供一致性接口,以便于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和量测方法,我们提出一个致性的模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可为移动终端、载波模块、现场设备、操作人员提供全兼容的可用设备和量测方式。所述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包括设备壳体和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电路板设有低压供电线路接口、直流电源模块、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和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的输出端与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给设备内直流电源输入端供电,所述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带有信号输出接口。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包括静电过滤模块和信号输出接口,所述静电过滤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接口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带RS-232串口接口。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设备壳体设有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的接入端和载波坞,所述载波坞外设有保护盖,所述载波坞内设有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所述设备壳体外设有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一种利用上述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的量测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电力载波的量测一、选择所在台区所适用的标准载波模块,插入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处,并且由短距通讯链路连接手持终端的接入接口和量测设备的信号输出接口;二、在设备壳体的低压供电线路接口处接入低压供电线路;二、由手持终发起,或者借由手持终%5的GPRS通路由米集系统发起调试命令。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短距通讯链路是RS-232串行通讯链路。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短距通讯链路是短距离无线通讯链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不含软件控制、抗干扰能力强,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便于维护、可靠性高;②可以实现低压采集系统设备状态的现场测试;③可通过手持终端保证现场调试测试的一致性;④可更换所有载波方案的模块,兼容各种电力载波信号,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是,本装置在现场调试过程中突出体现出了其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统一了各个载波器生产厂家的不同载波技术操作方式,消除了现场调试过程中的千差万别的错误形式。并且这一过程仅仅使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体积小巧的转换装置来完成。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对电力载波系统操作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设备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设备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设备电路框图。图中1一手持终端,2—短距通讯链路,3—标准载波模块,4一载波玛,5—低压供电线路,6—集中器,7—用户区,8—用户端设备,9—保护盖,10—静电过滤模块,11—fg号输出接口,12—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3—指示灯,14 一直流电源模块,15—低压供电线路接口,16—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7—设备壳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3、4中所示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7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低压供电线路接口 15、直流电源模块14、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12和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 15的输出端与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1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14给设备内直流电源输入端供电,所述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12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带有信号输出接口 11。如图4,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包括静电过滤模块10和信号输出接口 11,所述静电过滤模块10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接口 11的输入端连接。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3,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带RS-232串口接口。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如图3、4,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 15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14由低压供电线路供电,使用更加方便。如图2,所述设备壳体17设有与低压供电线路连接的接入端和载波坞4,所述载波坞4外设有保护盖9,所述载波坞4内设有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12。所述设备壳体17外设有指示工作状态的指示灯13。参考图1,一种利用上述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的量测方法,主要针对于实现对不同用户区7的低压采集集中器6、载波链路、以智能电表为典型应用的用户端设备8的量测,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电力载波的量测第一步、选择所在台区所适用的标准载波模块,插入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12 处,并且由短距通讯链路2连接手持终端I的接入接口和量测设备的信号输出接口 11。标准载波模块接口可以安装标准载波模块,根据通讯目标的载波模块不同,可以更换载波坞内的载波模块,以匹配通讯。第二步、在设备壳体17的低压供电线路接口 15处接入低压供电线路5。通常,载波坞头部的220V电源线连接带有载波信号的220V低压供电线路5,通过连接在信号输出接口 11上的量测设备发送指令并获取返回结果。弟二步、由手持终I发起,或者借由手持终I的GPRS通路由米集系统发起调试命令。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短距通讯链路2是RS-232串行通讯链路。作为另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短距通讯链路2是短距离无线通讯链路。本装置在现场调试过程中突出体现出了其使用简单、方便的特点,统一了各个载波器生产厂家的不同载波技术操作方式,消除了现场调试过程中的千差万别的错误形式。并且这一过程仅仅使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本转换装置来完成。本装置在连接完成之后,在现场搭建了一个临时的调试环境。手持设备通过如RS232的通讯链路将所需要调试的规约发给载波坞,载波坞按照不同的载波模块方案,将信号转为载波信号发送到低压线路上。低压线路上的相关设备在接收到载波信号后,将相关数据通过低压线路发回给载波坞,标准载波模块将其转换为如RS232的通讯信号,回传给手持终端。在这样的物理链路上,我们可以借由这个链路,调试低压采集集中器、智能电表等相关现场设备。最终调试结果反馈到手持终端中,做标准化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7)和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电路板设有低压供电线路接口(15)、直流电源模块(14)、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2)和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15)的输出端与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14)给设备内直流电源输入端供电,所述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2)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带有信号输出接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包括设备壳体(17)和电路板,其特征是所述电路板设有低压供电线路接口(15)、直流电源模块(14)、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2)和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 15)的输出端与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 12)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模块(14)给设备内直流电源输入端供电,所述标准电力载波模块接口(12)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带有信号输出接口(1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包括静电过滤模块(10)和信号输出接口(11),所述静电过滤模块(10)的输出端与信号输出接口(11)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信号输出与过滤模块(16)带RS-232串口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电力载波量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低压供电线路接口(15)的输出端与直流电源模块(14)的输入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式电力载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水斌,邓桂平,李帆,李俊,刘忠阳,吴佳,尹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