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199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其包括底盖,面盖、插套固定座、铜插套、电源线夹紧块和电源线护套,所述底盖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底盖和面盖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包括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面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插孔;所述铜插套固定在所述插套固定座上,所述铜插套与所述插孔相对应;所述电源线护套安装在所述面盖的顶面中心孔上,外接电源线穿过所述电源线护套,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夹紧块夹紧固定;所述电源线夹紧块位于所述插套固定座的中心通孔内,由所述底盖上的凸出部与所述电源线护套挤压固定。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减少了多个插头插入时相互间的干涉,提高了利用率,同时体积小,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源插座,特别涉及一种空间紧凑型的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电源插座是一种用来与外接交流电源连接,供家用电器与可携式小型设备通电使用的装置。电源插座是有插套弹片的母接头,用来让有棒状或铜板状突出的电源插头插入,通过插套弹片对插头进行夹持,将电力经插头传导到电器。目前市场上的多位电源插座绝大部分为水平朝上的单面排插形式,这种形式的电源插座存在两大不足一是当各式异型插头同时插接时,很容易出现彼此干涉挤占插孔位置的现象,导致插座的实际利用率达不到100% ;二是插座本身所占的空间尺寸较大,挤占工作区空间较多且不利于旅行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插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各插头插入时彼此间的干涉,同时减小自身体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包括底盖,面盖、插套固定座、铜插套、电源线夹紧块和电源线护套,所述底盖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底盖和面盖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呈立方体状,包括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面盖的顶面设有中心孔,所述面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插孔;所述铜插套固定在所述插套固定座上,所述铜插套与所述插孔相对应,所述铜插套上设有接线片,所述接线片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电源线护套安装在所述面盖的顶面中心孔上,外接电源线穿过所述电源线护套,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夹紧块夹紧固定;所述插套固定座包括一中心通孔,所述电源线夹紧块位于所述插套固定座的中心通孔内,由所述底盖上的凸出部与所述电源线护套挤压固定。所述面盖上设有电源指示灯。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四个插座位分别在四个侧面上,减少了多个插头插入时相互间的干涉,提高了利用率,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源插座的体积,一般其体积可以做到50mmX 50mmX 50mm,体积小,方便携带。而且,通过U形的接线片,可以提高接线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I中铜插套的立体图;图5为图I中电源插座的部件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图5,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包括底盖10,面盖20、插套固定座30、铜插套40、电源线夹紧块50和电源线护套60,所述底盖10上设有凸出部11,所述底盖10和面盖20固定连接;所述面盖20呈立方体状,由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构成,所述面盖20的顶面设有中心孔22,所述面盖20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插孔21 ;所述铜插套40固定在所述插套固定座30上,所述铜插套40与所述插孔21相对应;所述电源线护套60安装在所述面盖20的顶面中心孔22上,外接电源线100穿过所述电源线护套60,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夹紧固定;所述插套固定座30包括一中心通孔31,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位于所述插套固定座30的中心通孔31内,由所述底盖10上的凸出部11与所述电源线护套60挤压固定。所述面盖20上设有电源指示灯23,用于指示电源插座上是否有电。所述面盖20上的插孔21可以是三相插孔或者二相插孔。所述底盖10上的凸出部11可以在加工底盖10时与底盖10 —体成型。凸出部11用于向上顶住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防止电源线夹紧块50上下窜动。同时凸出部11伸入·所述插套固定座30的中心通孔31内,可以起到对插套固定座30的定位作用。所述插套固定座30置于所述底盖10和面盖20所构成的空间内,所述插套固定座30的大小与所述面盖20相匹配,并通过所述底盖10上的凸出部11挤压固定。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包括四个插座位,四个插座位共用一个插套固定座30,插套固定座30上设有多个安装所述铜插套40的安装孔,铜插套30直接由外向内推入各自安装孔内固定,在面盖20安装好后,面盖20的四个侧面正好可以对铜插套40进行限位,进一步对铜插套40进行固定。面盖20的四个侧面上的插孔21与铜插套30正好对应,外部插头通过插孔21插入到铜插套30内获电。参见图4,铜插套40上设有接线片41,所述接线片41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接线片41与铜插套40为一体成型。在制造现场的焊接连线作业时U形的接线片41具有U形施焊空间,可以有效地定位内接线端子,焊接方便,而且电气接线的可靠性强。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用于夹紧外接电源线100,外接电源线端部可连接一插头用于与外接交流电源连接。参见图5,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为剖分式,由两个剖分式夹紧块构成,两个剖分式夹紧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两个剖分式夹紧块上还可以分别设置导向柱和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和导向孔相匹配。参见图3和图5,所述底盖10上设有螺栓贯穿孔12,所述面盖20上设有与所述螺栓贯穿孔12相对应的螺栓孔。这样所述底盖10和面盖2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当然,所述底盖10和面盖20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0),面盖(20)、插套固定座(30)、铜插套(40)、电源线夹紧块(50)和电源线护套(60), 所述底盖(10)上设有凸出部(11),所述底盖(10)和面盖(20)固定连接; 所述面盖(20)呈立方体状,包括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面盖(20)的顶面设有中心孔(22),所述面盖(20)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插孔(21); 所述铜插套(40)固定在所述插套固定座(30)上,所述铜插套(40)与所述插孔(21)相对应,所述铜插套(40)上设有接线片(41),所述接线片(41)的截面形状为U形; 所述电源线护套(60)安装在所述面盖(20)的顶面中心孔(22)上,外接电源线(100)穿过所述电源线护套(60),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夹紧固定; 所述插套固定座(30)包括一中心通孔(31),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位于所述插套固定座(30)的中心通孔(31)内,由所述底盖(10)上的凸出部(11)与所述电源线护套(60)挤压固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0)上设有电源指示灯(2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插座,其包括底盖,面盖、插套固定座、铜插套、电源线夹紧块和电源线护套,所述底盖上设有凸出部,所述底盖和面盖固定连接;所述面盖包括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面盖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插孔;所述铜插套固定在所述插套固定座上,所述铜插套与所述插孔相对应;所述电源线护套安装在所述面盖的顶面中心孔上,外接电源线穿过所述电源线护套,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夹紧块夹紧固定;所述电源线夹紧块位于所述插套固定座的中心通孔内,由所述底盖上的凸出部与所述电源线护套挤压固定。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电源插座,减少了多个插头插入时相互间的干涉,提高了利用率,同时体积小,方便携带。文档编号H01R13/516GK102842805SQ20111017266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4日专利技术者彭云丰, 杨伟军 申请人:上海狐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盖(10),面盖(20)、插套固定座(30)、铜插套(40)、电源线夹紧块(50)和电源线护套(60),所述底盖(10)上设有凸出部(11),所述底盖(10)和面盖(20)固定连接;所述面盖(20)呈立方体状,包括一个顶面和四个侧面,所述面盖(20)的顶面设有中心孔(22),所述面盖(20)的四个侧面均设有插孔(21);所述铜插套(40)固定在所述插套固定座(30)上,所述铜插套(40)与所述插孔(21)相对应,所述铜插套(40)上设有接线片(41),所述接线片(41)的截面形状为U形;所述电源线护套(60)安装在所述面盖(20)的顶面中心孔(22)上,外接电源线(100)穿过所述电源线护套(60),并通过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夹紧固定;所述插套固定座(30)包括一中心通孔(31),所述电源线夹紧块(50)位于所述插套固定座(30)的中心通孔(31)内,由所述底盖(10)上的凸出部(11)与所述电源线护套(60)挤压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云丰杨伟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狐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