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31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包括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所述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由锌合金材料制成,且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由模具成型后通过镗孔和扳牙得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模具成型,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由原来的37g减少为27g,材料成本由原来的2元/件降低为0.6元/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
技术介绍
射频同轴连接器(以下简称RF连接器)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是电连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射频同轴连接器靠机械结构保证电气特性,零件加工主要是车削机加工,装配手工作业多,难以进行自动化装配,属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整机系统的小型化,RF连接器的体积越来越小、频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除起桥梁作用外,兼有处理信号的功能,如滤波、调相位、混频、衰减、检波、限幅等。RF连接器要求低驻波、低损耗来足武器系统和精密测量的需要。同时要求大容量、大功率来适应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需要。目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材料为Hpb59_l滚花棒(Φ16.5),加工工序为下料、平面、车外径、镗孔(3次)、扳牙、拉槽、倒角。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且重量大为37g,材料成本也高为2元/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节约成本,减少加工工序,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该外壳使用模具成型,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包括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由锌合金材料制成,且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由模具成型后通过镗孔和扳牙得到。本技术中,所述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通过两次镗孔和扳牙得到。本技术使用模具成型,材料改为锌合金,加工工序比原来减少6道,只需通过2次镗孔和扳牙即可得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锌合金材料使用模具成型,降低加工难度,减少了6道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提高生产能力约40%,产品重量进一步降低27%,使产品更加轻量化,同时缩减材料成本高达70%,本技术重量由原来的37g减少为27g,材料成本由原来的2元/件降低为O. 6元/件。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本技术所述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见图1,该外壳包括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前外壳I和后外壳2通过螺套3连接。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均由锌合金材料制成,且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均由模具成型后通过两次镗孔和扳牙得到。本技术使用模具成型,将外壳材料改为锌合金,加工工序比原来减少6 道,只需通过2次镗孔和扳牙即可得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能力。权利要求1.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包括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均由锌合金材料制成,且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均由模具成型后通过镗孔和扳牙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I)、后外壳(2)和螺套(3)均通过两次镗孔和扳牙得到。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包括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所述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由锌合金材料制成,且前外壳、后外壳和螺套均由模具成型后通过镗孔和扳牙得到。本技术使用模具成型,减少了加工工序,节约了成本,本技术重量由原来的37g减少为27g,材料成本由原来的2元/件降低为0.6元/件。文档编号H01R24/40GK202616505SQ20122023097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2日专利技术者邓祥, 朱俊祥, 倪双林, 朱斌 申请人:镇江南方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外壳,包括前外壳(1)、后外壳(2)和螺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1)、后外壳(2)和螺套(3)均由锌合金材料制成,且前外壳(1)、后外壳(2)和螺套(3)均由模具成型后通过镗孔和扳牙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祥朱俊祥倪双林朱斌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南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