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电池单元上的输出插针、铜带、铜套、铜环与连接器,连接器通过铜环安装在铜套上,铜套套装在铜带上,输出插针插装在连接器内。所述连接器为转簧连接器。所述铜环为加固铜环,连接器通过铜环加固安装在铜套上。所述铜带为编织铜带。所述铜套上设有另一输出插针。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振动和冲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具体说是一种大电流防振动和冲击的动力电池组柔性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动力电池由于容量的限制,需要用多个电池单元串并联后得到所需要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业内采用的都是用铜排作导体,安装方式是采用螺栓拧紧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有1、电池与铜排的接触电阻受螺栓锁紧力影响,一旦汽车行使过程中螺栓因振动松脱,那么这个接触电阻将会倍增或接近无穷大;接触电阻一旦剧增,电池单元的温度就会上升,最终导致电池失效甚至燃烧。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2、由于电池单元之间的铜排连接是刚性的,在汽车行使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是很容易造成螺栓松动的。3、拆装维护极其不便。采用这种封装方式,汽车在保养时必须仔细检查每个螺栓是否锁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电流防振动和冲击的动力电池组柔性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动 力电池单元上的输出插针、铜带、铜套、铜环与连接器,连接器通过铜环安装在铜套上,铜套套装在铜带上,输出插针插装在连接器内。所述连接器为转簧连接器。所述铜环为加固铜环,连接器通过铜环加固安装在铜套上。所述铜带为编织铜带。所述铜套上设有另一输出插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电池单元在封装的时候只需要为其输出预留两个插针,通过转簧连接器和编织铜带结合实现所需的串并联。其特点如下1、完全摈弃安全隐患极大的螺栓连接,采用圆形转簧连接器与编织铜代替。这种转簧连接器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在经过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其接触电阻仍能保持极小的范围(0.1毫欧姆以下)。2、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是弹性和柔性连接,完全满足汽车对部件振动和冲击的要求。3、拆装、维护非常便捷、高效。采用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安装时只需将转簧连接器插入电池输出插针即可,拆卸时直接拔出,而且无需维护。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中的铜套安装在铜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I至图5,本专利技术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电池单元I上的输出插针2、铜带3、铜套4、铜环5与连接器6,连接器通过铜环安装在铜套上,铜套套装在铜带上,输出插针插装在连接器内。连接器为转簧连接器。铜环为加固铜环,连接器通过铜环加固安装在铜套上。铜带为编织铜带。铜套上设有另一输出插针7。 本专利技术电池单元在封装的时候只需要为其输出预留两个插针,通过转簧连接器和编织铜带结合实现所需的串并联。其特点如下1、完全摈弃安全隐患极大的螺栓连接,采用圆形转簧连接器与编织铜带代替。这种转簧连接器由于结构上的特点,在经过振动和冲击试验后,其接触电阻仍能保持极小的范围(O. I毫欧姆以下)。2、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是弹性和柔性连接,完全满足汽车对部件振动和冲击的要求。3、拆装、维护非常便捷、高效。采用这种结构的连接方式,安装时只需将转簧连接器插入电池输出插针即可,拆卸时直接拔出,而且无需维护。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电池单元上的输出插针、铜带、铜套、铜环与连接器,连接器通过铜环安装在铜套上,铜套套装在铜带上,输出插针插装在连接器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为转簧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环为加固铜环,连接器通过铜环加固安装在铜套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带为编织铜带。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上设有另一输出插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电池单元上的输出插针、铜带、铜套、铜环与连接器,连接器通过铜环安装在铜套上,铜套套装在铜带上,输出插针插装在连接器内。所述连接器为转簧连接器。所述铜环为加固铜环,连接器通过铜环加固安装在铜套上。所述铜带为编织铜带。所述铜套上设有另一输出插针。本专利技术具有防振动和冲击的优点。文档编号H01M2/26GK102842698SQ20121021048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倪泉 申请人: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池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动力电池单元上的输出插针、铜带、铜套、铜环与连接器,连接器通过铜环安装在铜套上,铜套套装在铜带上,输出插针插装在连接器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巴斯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