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弯曲模及弯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113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减小管件不规则变形的软体弯曲模及弯曲装置,该软体弯曲模包括弯曲模本体,弯曲模本体采用强度低于待弯曲工件的弹性材料制作,弯曲模本体上设置有模槽。该弯曲装置包括上型模、下型模及定位装置,上型模和下型模中,一个采用刚性模,另一个采用软体弯曲模。弯曲加工时,上型模和下型模相对运动,使待弯曲工件在软体弯曲模的模槽内被挤压,软体弯曲模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待弯曲工件将受到软体弯曲模压缩变形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将待弯曲工件弯曲时的不规则横向变形减少;由于软体弯曲模易于造型,可以加工间距很小的连续弯角,实现连续弯曲。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用于管件弯曲。(*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弯曲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可用于管材弯曲的软体弯曲模及弯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管材弯曲方法通常采用冲压弯管方法,所用的弯曲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和定位装 置,上模上安装有上型模,下模上安装有下型模,上型模采用刚性的上滚轮,滚轮周边设置 有截面形状与管件形状相适配的凹槽,下型模采用双下滚轮,即一对周边设置有截面形状与 管件形状相适配的凹槽的滚轮,上滚轮可相对于双下滚轮作直线运动。其工作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将待弯曲管件支承在一对下滚轮上,由定位装置固定,上滚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冲 压管件,从而使管件发生弯曲变形。该弯曲装置的缺陷在于由于上型模和下型模均为刚性 材料制作,弯曲时管件易发生严重的不规则变形,由于上、下滚轮结构的限制,管件上难于 加工间距很小的连续弯角,不能满足管件极变弯曲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弯曲加工装置管件易发生严重不规则变形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 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小管件不规则变形的软体弯曲模及弯曲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软体弯曲模,包括弯曲模本体,弯曲 模本体采用强度低于待弯曲工件的弹性材料制作,弯曲模本体上设置有模槽。采用前述的软体弯曲模的弯曲装置,包括上型模、下型模及定位装置,上型模和下型模 中,其中一个采用软体弯曲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弯曲加工时,上型模和下型模相对运动,使待弯曲工件在软 体弯曲模的模槽内被挤压,软体弯曲模由强度低于待弯曲工件的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待弯曲 工件将受到软体弯曲模压縮变形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这种由弹性材料变形产生的弹性反作 用力是很大的,能够将待弯曲工件弯曲时的不规则横向变形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由于软 体弯曲模优良的可造型性,可以加工间距很小的连续弯角,实现连续弯曲,能满足极变弯曲 加工要求;本技术不仅适用于管件弯曲,也适用于其它型材的弯曲。附图说明图l是采用软体弯曲模的弯曲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软体弯曲模的示意图。 图3是另一软体弯曲模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l-上模,2-上型模,3-下模,4-下型模,5-定位装置,6-待弯曲工件,7-软体弯曲模,8-弯曲模本体,9-模槽,10-弯曲装置,11-容纳槽,12-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软体弯曲模,包括弯曲模本体8,弯曲模本体8采用强度 低于待弯曲工件6的弹性材料制作,弯曲模本体8上设置有模槽9。模槽9用于容纳待弯曲工件 6,并在弯曲加工时约束待弯曲工件6的变形,模槽9可以是预先加工在弯曲模本体8上的,也 可以是在弯曲加工时弯曲模本体8在受到工件挤压时产生变形而形成的。弯曲常见的金属管材等工件时,弯曲模本体8的材质一般而言可选用聚氨脂橡胶、聚脂 橡胶或橡胶囊等弹性材料,所述橡胶囊是指在封闭的橡胶外壳内封存一定体积的液体而形成 的一种弹性材料。上述弹性材料的强度与金属管材等相比,既能够提供足够强度的支撑使工 件在受到冲压时发生弯曲,又能够产生足够大的反作用力来约束工件的不规则变形。软体弯 曲模7可采用模具浇注成型。为了使压縮变形量足够满足待弯曲工件6变形的需要,模槽9的横向截面尺寸应大于待弯 曲工件6的横向截面尺寸。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弯曲装置,包括上型模2、下型模4及定位装置5,上型模2和 下型模4中,其中一个采用软体弯曲模7。即上型模和下型模中的一个采用的是强度大于软体 弯曲模的材料制成的刚性模,余下的一个采用的是软体弯曲模7,所述软体弯曲模7包括弯曲 模本体8,弯曲模本体8采用强度低于待弯曲工件6的弹性材料制作,弯曲模本体8上设置有模 槽9。弯曲加工时,上型模2和下型模4相对运动,使待弯曲工件6在软体弯曲模7的模槽9内被 挤压,软体弯曲模7由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待弯曲工件6将受到软体弯曲模7压縮变形产生的 弹性反作用力,这种由弹性材料变形产生的弹性反作用力是很大的,能够将待弯曲工件6弯 曲时的不规则横向变形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如图1所示,为了更加方便地固定软体弯曲模7,上型模2宜采用刚性模,下型模4宜采用 软体弯曲模7。如图1所示,为了进一步减小待弯曲工件6在弯曲时的不规则横向变形,弯曲装置还包括 底板12,底板12上设置与软体弯曲模7相匹配的容纳槽11,作为下型模的软体弯曲模7安装在 容纳槽11内,容纳槽11使软体弯曲模7在弯曲时不发生位移,显然,软体弯曲模7应突出于容4纳槽ll恰当的高度,在上型模2压下时容纳槽11不对待弯曲工件6的运动造成干涉,容纳槽ll 通过约束软体弯曲模7的变形而约束了待弯曲工件6的变形。为了方便加工连续的弯曲形状,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软体弯曲模7有至少两块, 沿待弯曲工件6的纵向设置。即所述下型模4由至少两块以上的单体模相互组合构成,其中 一块用于与支承已加工好的弯曲部分,另一块用于与上型模2相配合加工新的弯曲部分,由 于软体弯曲模7优良的可造型性,可以加工间距很小的连续弯角,能满足极变弯曲加工要求实施例将本技术应用于管件弯曲加工。如图l、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弯曲装置,包括上型模2、下型模4及定位装置5, 上型模2采用刚性滚轮,所述刚性滚轮周边设置有与待弯曲工件6的形状适配的环形凹槽,下 型模4采用软体弯曲模7,软体弯曲模7安装在底板12的容纳槽11内,所述软体弯曲模7包括弯 曲模本体8,弯曲模本体8采用聚氨脂橡胶制作,弯曲模本体8上设置有模槽9,模槽9的横向 截面尺寸大于待弯曲工件6的横向截面尺寸。弯曲加工时,首先将待弯曲工件6通过定位装置5安装在弯曲装置10上,即刚性滚轮向下 冲压,待弯曲工件6受到上型模2和下型模4的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同时,软体弯曲模7及容 纳槽11约束了待弯曲工件6的不规则横向变形,提高了工件的弯形质量。图2和图3是两块软体弯曲模7的单体模,如图1所示,由两块软体弯曲模7的单体模组合 形成了下型模4,可实现间距很小的连续弯角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软体弯曲模,包括弯曲模本体(8),其特征是:弯曲模本体(8)采用强度低于待弯曲工件(6)的弹性材料制作,弯曲模本体(8)上设置有模槽(9)。

【技术特征摘要】
权利要求1软体弯曲模,包括弯曲模本体(8),其特征是弯曲模本体(8)采用强度低于待弯曲工件(6)的弹性材料制作,弯曲模本体(8)上设置有模槽(9)。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软体弯曲模,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材料为聚氨 脂橡胶、聚脂橡胶或橡胶囊。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软体弯曲模,其特征是模槽(9)的横向截 面尺寸大于待弯曲工件(6)的横向截面尺寸。4 采用如权利要求l所述软体弯曲模的弯曲装置,包括上型模(2) 、下型模(4)及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敏刘平张胜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