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刷、润滑剂涂敷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0718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2:24
一种环刷、润滑剂涂敷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环刷具有轴和带,该带在基布上规则地配置形成为环状的纤维束,并且相对于轴以规定角度卷绕。使排列角度和卷绕角度不同而构成,所述排列角度是将相邻的纤维束连接的直线即排列线相对于带的长度方向构成的角度,所述卷绕角度是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轴的周向构成的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处理的环刷、使用该环刷的润滑剂涂敷机构、以及使用该润滑剂涂敷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在平版印刷中使用电子照片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不使品质降低,要求高分辨率及照片再现性等画质的提高。作为这样的用于实现图像提高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公知有调色剂的小粒径化及调色剂的球形化。另一方面,随着小粒径化及球形化,调色剂容易挤进用于刮取残留调色剂的清洁板与像载体之间。这是由于,通过使调色剂小粒径化,在与像载体之间产生的范德瓦耳斯力起因的附着力增强,并且由于粒径减小而容易进入清洁板与像载体之间(辊隙部)。另外,通 过使调色剂球形化,调色剂容易在清洁板与像载体之间滚动,由于该滚动还是容易进入辊隙部。这样,若调色剂挤进清洁板与像载体之间、即产生清洁不良,则在下一次处理中的图像上转印该残留的调色剂而成为黑条状的图像噪声,或在曝光工序中,该残留的调色剂将光遮住而产生不形成潜影的部分,由此成为图像噪声。因此,必须避免出现这样的清洁不良。因此,提出有如下技术方案,即,通过将使像载体的摩擦系数降低的物质供给到像载体上,容易将这样的小粒径化、球形化后的调色剂清洁(例如,(日本)特开2007 - 047514号公报)。作为这样的技术之一例,公知有使用刷子将由硬脂酸锌等脂肪酸金属盐构成的润滑剂涂敷在像载体表面的方法。通过将润滑剂涂敷在像载体上,调色剂相对于像载体的附着力以及摩擦力降低,仅由清洁板也能够充分地刮取调色剂。作为这样的将润滑剂供给像载体的方式,公知有如下方法,S卩,以粉末状态将脂肪酸金属盐(硬脂酸锌等)向调色剂中添加,通过与调色剂同样地显影而向像载体供给,并且在清洁板部被薄膜化(润滑剂显影供给方式)。该润滑剂显影供给方式由于不需要用于供给润滑剂的特殊构成,故而在成本以及空间等方面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低速/中速区域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大多采用该方式。但是,在上述润滑剂显影供给方式中,由于对润滑剂进行添加处理,故而大多情况下,在被显影器搅拌时,在与调色剂之间摩擦带电,使得润滑剂的供给不均一。即,在与调色剂同极性带电的情况下,润滑剂被向像载体的图像部供给,在与调色剂反极性带电的情况下,润滑剂被向非图像部供给。因此,若长时间连续地打印相同图像,则产生不均一的润滑剂供给,产生摩擦系数不同的部分。另外,在低浓度的图像长时间持续的情况下,由于向清洁板供给的润滑剂本身就减少,故而成为摩擦系数不充分降低的状态。另一方面,若添加处理的润滑剂的量增多,则在显影器内,润滑剂容易向载体转移。若发生润滑剂的转移,则调色剂的带电性消失而产生反极性带电的调色剂。由于产生这样反极性带电的调色剂,引起在非图像部显影的、所谓的“模糊(力I' 'J)”的显影。另外,将润滑剂涂敷于显影辊而使摩擦系数降低,显影剂不被适当地搬运,其结果,也产生高浓度图像的浓度降低这样的不良情况。作为对像载体供给润滑剂的其他方式,具有如下方法,S卩,将脂肪酸金属盐(硬脂酸锌等)固体化而得到的固体润滑剂向可旋转的刷子按压,将被刷子刮取的润滑剂向像载体涂敷(润滑剂涂敷方式)。该润滑剂涂敷方式除了清洁板之外,还需要固体润滑剂、用于刮取该固定润滑剂并向像载体供给的辊状刷、进而对上述部件进行保持的部件以及用于按压上述部件的弹簧等,故而成本提高,并且需要更多的空间。但是,由于能够将润滑剂积极地涂敷在像载体上,故而具有能够使润滑剂涂敷的稳定性较高,而且可减小环境依赖性的优点。作为用于该润滑剂涂敷方式的刷子,通常使用直毛刷。所谓直毛刷,就是在像牙刷这样的状态下,将纤维前端设于刷表面。通过使纤维彼此独立存在,能够将刷表面保持为较 密的状态,能够使相对于像载体的抵接状态均一。直毛刷虽然可确保相对于像载体均一抵接的状态,但在润滑剂的研磨上具有如下问题。S卩,固体润滑剂的表面柔软,通过研磨被切削而磨耗。在初期阶段,较均一地切削,但随着磨耗而逐渐在表面形成凹凸。若形成凹凸,则多根纤维集中在该凹部部分,凹部部分被进一步加速研磨。另一方面,凸部部分成为不与纤维抵接的状态。因此,随着磨耗的进行,润滑剂成为明显的凹凸形状。另外,随着磨耗的进一步进行,在凹部部分,润滑剂按压力降低,因此不能够研磨。结果,润滑剂向像载体的供给量显著降低,不能够发挥作用。为了防止这样的状态,增大刷子的纤维密度是有效的。但是,若增大纤维密度,则调色剂蓄积在刷内,刮取润滑剂的能力降低。另外,向像载体的滑刷力增加,导致在像载体产生肋状的损伤或损耗增大这样的问题。如上所述,润滑剂涂敷方式中,代替使用直毛刷的方法,也有使用环刷的方法(例如,(日本)特开2010 - 117523号公报)。所谓环刷,是指在毛巾质地这样的状态下,以将多根纤维集束的状态形成为环状。通过使用这样的环刷,能够以均一的状态研磨润滑剂。其理由如下,环刷与直毛刷不同,由于成为多根纤维的束,故而纤维束的刚性增强,即使对于在润滑剂产生多少凹凸,纤维束也能够不受影响而进行研磨。另外,考虑由于环刷的前端为环状,使得纤维不易集中在凹部部分也是主要原因。通过使用这样的环刷,将润滑剂均一地研磨,故而即使随着磨耗的进行,向像载体的供给量也不会急剧降低,另外,也能够将润滑剂完全用掉而不残留,即使是较少的润滑齐U,也能够实现更高的耐用性。下面对环刷的制作方法进行概述,首先,相对于将纵线和横线编织成网眼构造的细长带状的布(以下也称为“基布”),使多根地集束的纤维束贯通并上下往复,并且在基布的一侧,通过使纤维束更大地突出而形成环形。通过将形成该环形的细长带以由带宽和轴径唯一地确定的规定角度卷绕在刷子的金属轴上,从而形成辊形状。如上所述,环刷由于将多根纤维集束而形成刷子,故而没有直毛刷那样的刷表面的纤维偏差,成为纤维束规则地分布的状态。因此,根据带的卷绕角度,有时纤维束在刷周向上一列地排列。即,在刷周向,可产生不存在纤维束的部分。另外,若减小刷子的纤维密度,则纤维束的排列线(将相邻的纤维束连接的直线)与其紧邻的排列线之间的间隔(排列线间隔)变大,即使排列线相对于周向具有一定角度,在刷子旋转一周期间,也会不与位于其横向的排列线相交。在这样的状态下,相对于像载体的长度方向,周期地产生刷子的纤维束不接触的部分(产生抵接不均)。结果,产生向像载体供给的润滑剂的供给不均,主要在半色调图像中作为条状噪声而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增大刷子的纤维密度,能够有效地抑制上述那样的抵接不均的发生,但与上述使用直毛刷的情况同样,具有调色剂堆积在刷内,难以刮取润滑剂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于润滑剂涂敷方式的环刷、使用该环刷的润滑剂涂敷机构以及使用该润滑剂涂敷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环刷,包括轴;带,其将形成为环状的纤维束规则地配置在基布上,并且相对于轴以规定角度卷绕。使排列角度和卷绕角度不同而构成,所述排列角度是将相邻的纤维束连接的直线即排列线相对于带的长度方向构成的角度,所述卷绕角度是带 的长度方向相对于轴的周向构成的角度。理想的是,带以如下方式卷绕,S卩,使以与轴的旋转方向最接近的角度定义的排列线的组中、位于带绕轴一周中的排列线至少与相邻的排列线相交。更加理想的是,以与轴的旋转方向最接近的角度定义的排列线的组中、相邻的排列线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刷,其中,包括:轴;带,其将形成为环状的纤维束规则地配置在基布上,并且相对于所述轴以规定角度卷绕,使排列角度和卷绕角度不同而构成,所述排列角度是将相邻的所述纤维束连接的直线即排列线相对于所述带的长度方向构成的角度,所述卷绕角度是所述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轴的周向构成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6.21 JP 2011-1372751.一种环刷,其中,包括 轴; 带,其将形成为环状的纤维束规则地配置在基布上,并且相对于所述轴以规定角度卷绕, 使排列角度和卷绕角度不同而构成,所述排列角度是将相邻的所述纤维束连接的直线即排列线相对于所述带的长度方向构成的角度,所述卷绕角度是所述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轴的周向构成的角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环刷,其中,所述带以如下方式卷绕,即,使以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最接近的角度定义的排列线的组中、位于所述带绕所述轴一周中的排列线至少与相邻的排列线相交。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环刷,其中,以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最接近的角度定义的排列线的组中、相邻的排列线间的最短距离即排列线间隔Lp在将所述卷绕角度设为Φ,将所述排列角度设为Θ,将所述带的宽度设为L时,满足下述关系而构成,SP,Lp = L · sin (I φ — Θ I ) / sin 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刷,其中,所述排列线间隔Lp为O.5mm以上。5.—种润滑剂涂敷机构,其中,包括 环刷; 固体润滑剂,其被向所述环刷按压而配置, 所述环刷具有轴;带,其将形成为环状的纤维束规则地配置在基布上,并且相对于所述轴以规定角度卷绕, 使排列角度和卷绕角度不同而构成,所述排列角度是将相邻的所述纤维束连接的直线即排列线相对于所述带的长度方向构成的角度,所述卷绕角度是所述带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轴的周向构成的角度。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剂涂敷机构,其中,所述带以如下方式卷绕,即,使以与所述轴的旋转方向最接近的角度定义的排列线的组中、位于所述带绕所述轴一周中的排列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仓邦章中根良树伊藤阳平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