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9008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15
一种混凝土料斗,其包括:搅拌装置,其包括通过轴承布置在料斗两相对侧壁上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上的叶片,该旋转轴通过料斗外侧的马达驱动;在所述混凝土料斗另外两相对侧壁之一上布置有并列布置的两个泵送缸的开口端部,所述泵送缸与真空泵相连以在泵送缸中产生真空;在与泵送缸相对的料斗侧壁上布置有法兰,该法兰的外部与输送管相连;在法兰的内侧与泵送缸的开口端部之间布置有处于搅拌装置的旋转轴下方的S形摆动管;在法兰所处一侧的料斗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的开口相对的推送装置。该混凝土料斗实现了在对料斗中的全部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的同时,将混合后的混凝土辅助推送到泵送缸中,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料斗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混凝土泵送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混凝土料斗,其具有混凝土推送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泵在泵送混凝土吋,首先要将混凝土吸入泵送缸,然后再打入输送管,混凝土的搅拌主要靠原有的搅拌装置进行持续搅拌。目前,为了解决对粗料的吸入效率低的问题,各混凝土泵生产厂家主要采用改进原有搅拌装置及料斗的形状的方法来达到吸入效率的目的。国内外的各混凝土泵生产厂家采用改进原有搅拌装置及料斗形状的方法来提升吸料性,这些方法虽然能够使得混凝土搅拌更加充分,但是料斗底部的混凝土依然得不到很好的搅拌,并且将混凝土推入输送缸的力依然很小。改善后的效果不明显。在授权公告号为CN2574872Y的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ー种用于混凝土泵的搅拌装置,其中采用了两根并列的搅拌轴,在搅拌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从而采用搅拌叶片对料斗中的混凝土料进行搅拌。其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增加了搅拌轴的数目,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料斗的吸入效率低以及防止混凝土料离析的问题。现有的混凝土料斗存在如下缺陷I.混凝土进入泵送缸是通过与泵送缸相连的泵在泵送缸内产生真空吸力来实现,由此,针对不同混合料、不同粘稠度的混凝土,则对与泵送缸相连的泵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难于实现将混凝土有效地吸入到泵送缸中,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2.由于混凝土在泵送过程中主要通过处于泵送缸和与输送管相连的连接法兰之间的S形摆动管之上的搅拌装置来进行搅拌,因此,处于料斗底部特别是S形摆动管下部的混凝土得不到持续的搅拌,尽管S形摆管的摆动也可对该部分混凝土进行断续搅拌。在泵送混凝土时,容易出现混凝土离析,即混凝土中的骨料(石子等)从混凝土中分离出来,沉至料斗底部。在泵送缸内所产生的吸力不能完全吸动这类混凝土,泵送缸所吸入的混凝土的方量小于泵送缸容积,因而导致吸入效率降低。就如在附图I中所显示的那样,在料斗底部中的混凝土料得不到充分搅拌而易于产生离析,从而仅靠泵送缸的吸力是无法有效地将其抽到该泵送缸中。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在靠吸カ吸入混凝土的同时,通过辅助装置来提高吸入效率,且不让石子和沙子、水泥分离,让三者混合成流体,便于泵送缸依靠压力吸入混凝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即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了ー种混凝土料斗,其中,该混凝土料斗中布置有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包括通过轴承布置在料斗两相对侧壁上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上的叶片,该旋转轴由料斗外侧的马达驱动;在所述混凝土料斗另外两相对侧壁之一上布置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泵送缸的开ロ端部。两个泵送缸的处于料斗外的端部与真空泵相连以在泵送缸中产生真空,在与泵送缸相対的料斗侧壁上布置有法兰,该法兰的外部与输送管相连,在法兰的内侧与泵送缸的开ロ端部之间布置有S形摆动管,S形摆动管处于搅拌装置的旋转轴下方。该S形摆动管的一端与法兰的开ロ部能 够转动地密封连接,S形摆动管的另一端则能够在与料斗外部的动カ源相连的驱动轴的转矩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运动,从而交替地与两个泵送缸密封結合,以将混合后的混凝土从泵送缸经由该S形摆动管打入到输送管中,其中,在未与S形摆动管相连的ー个泵送缸处于吸入混凝土的状态时,与S形摆动管相连的另ー泵送缸则处于排放混凝土的状态。其中,在法兰所处一侧的料斗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的开ロ相対的推送装置,该推送装置通过与其相连的、处于料斗外侧的马达驱动。优选地,该推送装置为螺旋桨式的螺旋推送装置,该螺旋推送装置在对处于料斗下部的混凝土进行搅拌的同时,将其推送到处于吸入状态的泵送缸中。其中,与两个泵送缸分别相对布置的螺旋推送装置旋转方向相反,螺旋推送装置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同向旋转。其中,所述螺旋推送装置布置在S形摆动管的下方,且其轴线与搅拌装置的旋转轴线相垂直。其中,该螺旋推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料斗壁上由马达驱动的轴以及安装在该轴上的浆叶。可选地,在法兰所处一侧的料斗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的开ロ相対的气动推送装置,该气动推送装置通过与其相连的、处于料斗外侧的压缩机驱动,而将混凝土线性驱动到相应的泵送缸中。结合借助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限定的混凝土料斗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即在对料斗中的全部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的同时,将混合后的混凝土辅助推送到泵送缸中,从而提高了混凝土料斗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料斗的概略图,为显示料斗中的混凝土成分在泵送时的状态,图中省略了料斗中的ー些部件。图2所示为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料斗的概略视图,其中示意性地显示了推送装置在料斗中的布置情况。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料斗的轴测图,图中详细地显示了料斗中的各个部件及相互位置关系。图4所示为图3中所示料斗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其中显示了搅拌装置、S形摆动管与螺旋推送装置的位置关系。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料斗的概略图,为显示料斗中的混凝土成分在泵送时的状态,其显示了现有技术中仅通过处于料斗上部的搅拌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情况,由此易于造成混凝土在料斗底部产生离析,且不能有效地将其吸入泵送缸中。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料斗的轴测图,图中详细地显示了料斗中的各个部件及相互位置关系。其中,该混凝土料斗总体上由附图标记I显示。料斗I中布置有搅拌装置2,该搅拌装置2包括通过轴承布置在料斗两相对侧壁上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上的叶片,该旋转轴通过料斗外侧的马达9驱动;在所述混凝土料斗I另外两相对侧壁之一上布置有并列布置的两个泵送缸5、6的开ロ端部,两个泵送缸5、6的开ロ端部突伸到料斗I内。两个泵送缸5、6的处于料斗外的端部与真空泵(图中未显示)相连以在泵送缸5、6中产生真空,在与泵送缸5、6相对的侧壁上布置有法兰8,该法兰8的外部与输送管相连,在法兰8的内侧与泵送缸5、6的开ロ端部之间布置有S形摆动管3,该S形摆动管3处于搅拌装置2的旋转轴下方。所述S形摆动管3的一端与法兰8的开ロ部能够转动地密封连接,S形摆动管3的另一端则能够在与料斗外部的动カ源相连的驱动轴7的转矩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运动,从而交替地与所述两个泵送缸5、6密封結合,以将混合后的混凝土从泵送缸经由该S形摆动管3打入到输送管中,其中,在未与S形摆动管3相连的所述泵送缸5、6之ー处于吸入混凝土的状态时,与S形摆动管3相连的另一个泵送缸则处于排放混凝土的状态。其中,在法兰8所处ー侧的料斗I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5、6的开ロ相対的推送装置4,该推送装置4通过与其相连的、处于料斗I外侧的马达驱动。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推送装置4为螺旋桨式的螺旋推送装置,该螺旋推送装置在对处于料斗I下部的混凝土进行搅拌的同时,将其推送到处于吸入状态的泵送缸中。其中,与两个泵送缸5、6分别相对布置的螺旋推送装置旋转方向相反。螺旋推送装置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成同向旋转。 其中,所述螺旋推送装置布置在S形摆动管3的下方,且其轴线与搅拌装置2的旋转轴线相垂直。其中,该螺旋推送装置包括安装在料斗I壁上由马达驱动的轴以及安装在该轴上的浆叶,该螺旋推送装置的ー个具体实施例在图2中显示。在另ー种可选方案中,在法兰8所处ー侧的料斗I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5、6的开ロ相対的气动推送装置,该气动推送装置通过与其相连的、处于料斗I外侧的压缩机驱动,而将混凝土线性推压到相应的泵送缸中。图4所示为为图3中所示料斗的局部剖面侧视图,其中清楚地显示了搅拌装置2、S形摆动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料斗(1),其中,该混凝土料斗中布置有搅拌装置(2),在所述混凝土料斗(1)一个侧壁上布置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泵送缸(5,6)的开口端部,所述泵送缸与料斗外的真空泵相连以在泵送缸中产生真空,在与所述一个侧壁相对的另一侧壁上布置有法兰,该法兰(8)的外部与输送管相连,在法兰(8)的内侧与泵送缸(5,6)的开口端部之间布置有S形摆动管(3),S形摆动管(3)处于搅拌装置(2)的旋转轴下方,该S形摆动管(3)的一端与法兰(8)的开口部能够转动地密封连接,S形摆动管(3)的另一端则能够在与料斗外部的动力源相连的驱动轴(7)的转矩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运动,从而交替地与所述两泵送缸密封结合,其中,在法兰(8)所处一侧的料斗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5,6)的开口相对的推送装置(4)。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混凝土料斗(1),其中,该混凝土料斗中布置有搅拌装置(2),在所述混凝土料斗(I) 一个侧壁上布置有并列设置的两个泵送缸(5,6)的开ロ端部,所述泵送缸与料斗外的真空泵相连以在泵送缸中产生真空,在与所述ー个侧壁相対的另ー侧壁上布置有法兰,该法兰(8)的外部与输送管相连,在法兰(8)的内侧与泵送缸(5,6)的开ロ端部之间布置有S形摆动管(3),S形摆动管(3)处于搅拌装置(2)的旋转轴下方,该S形摆动管(3)的一端与法兰(8)的开ロ部能够转动地密封连接,S形摆动管(3)的另一端则能够在与料斗外部的动カ源相连的驱动轴(7)的转矩的作用下进行摆动运动,从而交替地与所述两泵送缸密封结合,其中,在法兰(8)所处ー侧的料斗内壁上布置有分别与泵送缸(5,6)的开ロ相对的推送装置⑷。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混凝土料斗,其特征在于,该推送装置(4)通过与其相连的、处于料斗外侧的马达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混凝土料斗,其特征在于,该推送装置(4)为螺旋桨式的螺旋推送装置,该螺旋推送装置在对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斌徐怀玉李明玉李呈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