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647 阅读:4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在基材PET的一面上依次磁控溅射镀制第一层二氧化钛膜、第二层氮化钛膜和第三层二氧化钛膜。基材PET的厚度为23~50μm。第一层二氧化钛膜的厚度为26nm~38nm。第二层氮化钛膜的厚度为20nm~26nm。第三层二氧化钛膜的厚度为26nm~38nm。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很好的光谱选择透过性,在可见光区有较高的透过率,在红外区有很高的反射率,阻隔了红外线就减少了热量的来源,实现了隔热的同时却不影响可见光的透过率。且二氧化钛和氮化钛在室温下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不易氧化,一般情况下,它与氧气、水、水蒸气、盐酸、硫酸等均不发生反应,性能稳定永不褪色、变色,使用寿命长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及建筑物的,隔热效果好、色泽好、不易氧化且使用寿命长的纳米陶瓷太阳膜。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能源危机”时代的到来,太阳膜,即太阳能控制膜,在不断的发展。第一代太阳膜是于20世纪30年代的涂布与复合工艺膜,俗称茶纸,主要是用于遮光,基本不具备隔热作用。第二代是20世纪60年代的染色膜,靠添加颜料,得到不同颜色的薄膜,但是无隔热作用,可见光透过率低、清晰度差、容易褪色。第三代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真空蒸镀膜,将铝蒸镀于基材上,达到隔热效果,但可见光透过低,反光高影响视野舒适性。第四代是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属磁控溅射膜,将镍、银、钛、金等金属材料均匀沉积在PET基材上,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还具有清晰度高、反光低等特点,但是存在金属层易氧 化、会阻隔GPS等车内无线通讯系统信号等缺点。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和现代高楼大厦的兴建,70%以上的汽车和高楼大厦的非镀膜窗玻璃都要贴太阳膜,同时对太阳膜的隔热、安全、色泽和使用寿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型的纳米陶瓷太阳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其特征在于:在基材PET的一面上依次磁控溅射镀制第一层二氧化钛膜、第二层氮化钛膜和第三层二氧化钛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其特征在于在基材PET的一面上依次磁控溅射镀制第一层二氧化钛膜、第二层氮化钛膜和第三层二氧化钛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其特征在于基材PET的厚度为23 μ m 50 μ m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纳米陶瓷太阳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二氧化钛膜的厚度为26nm 38nm。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安刘维刘小华陈纳斯何山
申请(专利权)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