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包括:剖刀及支架,所述剖刀包括:刀身本体、刀片夹块、刀片及压力调节螺丝,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刀片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刀片夹块,所述刀片夹块与刀身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刀身本体还设有一L型槽;所述刀身本体上远离刀片的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剖刀通过通孔固定在支架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压力调节螺丝来调节控制刀片的压力,实现在贴合机上的自动半断或全断切割薄型材料产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治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贴合机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一些薄型材料的生产中,如PET材料、双面胶贴、印刷电路板等,在生产中贴合机上完成贴合工序后,需要按照一定的区域进行裁切,但一般的贴合机上装配的切割装置多为支架卡槽式切割刀,用支架卡槽来控制切割的精度,但有些多层的贴合材料,如多层PET材料,产品设计时需要部分进行半断切割,而一般的切割刀则常因刀口压力控制不当,造成半断不合格,需要人工手动切割完成,工作效率低下,且增加工人劳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贴合机设备的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能够利用压力调节螺丝来调节控制刀片的压力,实现在贴合机上的自动半断或全断切割薄型材料产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包括剖刀及支架,所述剖刀包括刀身本体、刀片夹块、刀片及压力调节螺丝,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刀片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刀片夹块,所述刀片夹块与刀身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刀片夹块的一端向里延伸开设一L型槽,所述L型槽靠近刀片一侧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相对应L型槽位置的刀身本体的外侧壁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贯穿刀身本体,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所述压力调节螺丝有两个,所述两个压力调节螺丝分别旋进两个第二螺纹孔内并螺纹连接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刀身本体上远离刀片的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剖刀通过通孔固定在支架上。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两个压力调节螺丝分别贯穿两个第二螺纹孔,并螺纹连接第一螺纹孔,用来调节刀片压力。优选的,所述刀身本体上还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通孔相连,本专利技术中开口的一侧设有调节螺丝,开口可以用来调节刀身本体在中心柱上的固定程度,以适应不同粗细的中心柱。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柱、手柄、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所述中心柱贯穿刀身本体上的通孔,所述第一横杆及第二横杆分别固定于中心柱的两端,所述手柄设于所述中心柱的一端并能带动中心柱旋转。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中心柱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剖刀。本专利技术中刀身本体、刀片夹块、刀片装配完成后即为一个独立的剖刀,为方便使用,在同一支架上可以架设多个剖刀,多个剖刀之间利用卡尺调节尺寸,利用剖刀的刀身本体上的开口的调节螺丝锁紧,固定每把剖刀,使其稳定性较好。一般根据待切割薄型材料的切割范围及切割程度在支架上架设一把、两把、三把或四把剖刀,以实现同时切割,提高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刀身本体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的刀片夹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合金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刀片可采用美工刀刀片,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刀片,刀身本体上的凹槽也可根据切割薄型材料所需的刀片的大小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薄型材料一般为PET材料、PE膜、双面胶贴、印刷电路板等方便切割的材料。使用时,先将刀片置于凹槽中,然后用刀片夹块将刀片紧密固定在刀身本体上,再将支架的中心柱穿过刀身本体的通孔,将第一横杆固定于中心柱的上端,将第二横杆固定于中心柱的下端,将手柄固定于第二横杆下方。然后将整个切割装置安装在贴合机上,将刀片箭口架在机台平面上,利用压力调节螺丝对刀口压力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在切割材料过程中的半断与全断。当不使用该切割装置时,只需要用手柄将中心柱旋转,带动刀身本体上 的刀片离开贴合机的工作台面即可。利用压力调节螺丝对刀口压力进行调节的操作如下当不需调节压力时,两个压力调节螺丝常规旋进置于第一螺纹孔及第二螺纹孔内,使刀片处于正常压力状态,对薄型材料进行切割;当需要对薄型材料进行半断时,一个压力调节螺丝旋紧,一个压力螺丝旋松,使第一螺纹孔所在的刀身本体上的区域与第二螺纹孔所在的刀身本体上的区域连接较为紧密,从而带动凹槽里的刀片向L型槽方向收缩,使刀片施力过程中受到向L型槽方向提拉的力,从而实现切割薄型材料中的半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能够利用压力调节螺丝及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配合来调节控制刀片的压力,实现在贴合机上的自动半断或全断切割薄型材料产品。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一较佳实施例中剖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I—刀身本体,2—刀片夹块,3—支架,4一刀片,10—通 L 11—L型槽,12—第一螺纹孔,13—开口,14一凹槽,15—第二螺纹孔,16—第一压力调节螺丝,17一第二压力调节螺丝,30一中心柱,31一第一横杆,32一第二横杆,33一手柄。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I和图2,实施例一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包括剖刀及支架3,所述剖刀包括刀身本体I、刀片夹块2、刀片4及压力调节螺丝,刀身本体I上设有一凹槽14,刀片4置于凹槽14中;凹槽14上方固定刀片夹块2,刀片夹块2与刀身本体I通过螺丝固定将刀片4紧紧置于凹槽14中;刀身本体I上设有刀片夹块2的一端向里延伸开设一L型槽11,L型槽11靠近刀片4 一侧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12,相对应L型槽11位置的刀身本体I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5贯穿其所在的刀身本体I,第一螺纹孔12与第二螺纹孔15相对应;压力调节螺丝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压力调节螺丝16、第二压力调节螺丝17,将两个压力调节螺丝分别旋进两个第二螺纹孔15内并螺纹连接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12,用来调节刀片压力;刀身本体I上远离刀片4的一端设有通孔10 ;剖刀通过通孔10固定在支架3上。本实施例中,刀身本体I上还设有一开口 13,开口 13与通孔10相连通。开口 13的一侧设有调节螺丝,通过调节螺丝开口 13可以用来调节刀身本体I在中心柱30上的固定程度。 本实施例中,支架3包括中心柱30、手柄33、第一横杆31及第二横杆32,中心柱30贯穿刀身本体I的通孔10,第一横杆31及第二横杆32分别固定于中心柱30的两端,手柄33设于中心柱30的一端并可带动中心柱30旋转。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的刀身本体I上不开设开口 13,通孔10与支架3的中心柱30过盈配合。实施例三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三的支架3上固定有三个剖刀,以同时对薄型材料的多处进行切割。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切割薄型材料时,先将刀片4置于凹槽14中,然后用刀片夹块2将刀片4紧密固定在刀身本体I上,再将支架3的中心柱30穿过刀身本体I的通孔10,将第一横杆31固定于中心柱30的上端,将第二横杆32固定于中心柱30的下端,将手柄33固定于第二横杆32下方。然后将整个切割装置安装在贴合机上,将刀片4的箭口架在机台平面上,利用手柄33将剖刀刀口触碰到材料,将支架3上的螺丝锁紧。再利用压力调节螺丝对刀口 4进行加压减压调整,从而实现在切割材料过程中的半断与全断。当不使用该切割装置时,只需要用手柄33将中心柱旋转,带动刀身本体I上的刀片4离开贴合机的工作台面即可。利用压力调节螺丝对刀口压力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剖刀及支架,所述剖刀包括:刀身本体、刀片夹块、刀片及压力调节螺丝,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刀片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刀片夹块,所述刀片夹块与刀身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刀片夹块的一端向里延伸开设一L型槽,所述L型槽靠近刀片一侧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相对应L型槽位置的刀身本体的外侧壁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贯穿刀身本体,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所述压力调节螺丝有两个,所述两个压力调节螺丝分别旋进两个第二螺纹孔内并螺纹连接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刀身本体上远离刀片的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剖刀通过通孔固定在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刀口压力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剖刀及支架,所述剖刀包括刀身本体、刀片夹块、刀片及压力调节螺丝,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一凹槽,所述刀片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凹槽上方设有刀片夹块,所述刀片夹块与刀身本体螺纹连接;所述刀身本体上设有刀片夹块的一端向里延伸开设一 L型槽,所述L型槽靠近刀片一侧的侧壁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相对应L型槽位置的刀身本体的外侧壁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贯穿刀身本体,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相对应;所述压力调节螺丝有两个,所述两个压力调节螺丝分别旋进两个第二螺纹孔内并螺纹连接相对应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京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