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钻珠坯火抛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6438 阅读:3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钻珠坯火抛炉,包括窑体、投料机、旋转管和旋转电机,旋转管呈倾斜状态穿接在窑体上,窑体内设有与旋转管轴向平行的加热装置,旋转管的两端分别经支架滚动支撑,旋转管连接旋转电机呈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管在窑体内旋转状态,窑体外旋转管的高端连接投料机,窑体外旋转管的低端设有出料口。由投料机将圆度精度低的水钻珠坯加入旋转管,珠坯在高温下变软并在重力作用下随旋转管旋转发生翻转和位移,珠坯表面张力作用使珠坯变圆后由出料口流出,火抛后珠坯圆度高,可满足后续加工磨切要求,避免了因圆度问题造成的珠坯报废问题,减少报废量,提高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火抛炉,具体说一种用于修整水钻珠坯圆度的火抛炉。
技术介绍
水钻珠坯在加工成各 式各样的水钻时,需要对水钻珠坯进行加工磨切,因此对水钻珠坯的圆度要求较高。水钻珠坯通常是由模具压制成型的,因模具错位、变形、或模具本身不圆等原因,生产的珠坯圆度精度低,圆度较差的珠坯只有报废处理,圆度较好的珠坯也要经过粗磨、精磨等工序才能用于后续加工磨切,其磨屑量较大,损耗大,制造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压制成型的水钻珠坯圆度不高,圆度加工操作费时费力,损耗大,生产、制作成本高等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快速、有效将水钻珠坯抛光成圆形,确保满足水钻珠坯后续加工圆度要求,提高成本率,降低生产、制作成本的水钻珠坯火抛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钻珠坯火抛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投料机、旋转管和旋转电机,旋转管呈倾斜状态穿接在窑体上,窑体内设有与旋转管轴向平行的加热装置,旋转管的两端分别经支架滚动支撑,旋转管连接旋转电机呈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管在窑体内旋转状态,窑体外旋转管的高端连接投料机,窑体外旋转管的低端设有出料口。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管轴向中心线与窑体的轴向中心线倾斜角度为5-15°。再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硅碳棒,多根硅碳棒呈沿旋转管轴向且垂直于旋转管轴向均匀排布于窑体内。由投料机将圆度精度低的水钻珠坯加入旋转管,旋转管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窑体内温度由硅碳棒加热装置控制在750—900°C,珠坯在高温下变软,旋转管呈倾斜状态,水钻珠坯在重力作用下随旋转管旋转发生翻转和位移,珠坯表面张力作用使珠坯变圆后由出料口流出旋转管,火抛后珠坯圆度高,可满足后续加工磨切要求,避免了因圆度问题造成的珠坯报废问题,减少报废量,提高成品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窑体I,左支架2,右支架3,旋转管4,投料机5,加热装置6,旋转电机7,出料口 8。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所示,一种水钻珠坯火抛炉包括窑体I、左支架2、右支架3、旋转管4、投料机5、加热装置6、旋转电机7和出料口 8,旋转管4呈倾斜状态穿接在窑体I上,旋转管轴向中心线与窑体的轴向中心线倾斜角度为2-5°,窑体I内设有与旋转管4轴向平行的加热装置6,加热装置为硅碳棒,多根硅碳棒呈沿旋转管轴向且垂直于旋转管轴向均匀排布于窑体内;转管4的两端分别经左、右支架3、4滚动支撑,旋转管4连接旋转电机7呈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管在窑体内旋转状态,窑体I外旋转管4的高端连接投料机5,窑体外旋转管的低端设有出料口 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钻珠坯火抛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投料机、旋转管和旋转电机,旋转管呈倾斜状态穿接在窑体上,窑体内设有与旋转管轴向平行的加热装置,旋转管的两端分别经支架滚动支撑,旋转管连接旋转电机呈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管在窑体内旋转状态,窑体外旋转管的高端连接投料机,窑体外旋转管的低端设有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水钻珠坯火抛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投料机、旋转管和旋转电机,旋转管呈倾斜状态穿接在窑体上,窑体内设有与旋转管轴向平行的加热装置,旋转管的两端分别经支架滚动支撑,旋转管连接旋转电机呈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管在窑体内旋转状态,窑体外旋转管的高端连接投料机,窑体外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忠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锦程集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