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模具。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包括大底和PU发泡层,所述大底设置有容纳腔,所述PU发泡层是由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在大底中发泡而成,其中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的质量比为1:3-4;其是通过发泡、定型、冷却、整形等步骤加工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具有耐磨、环保、抗水解、有弹性、不易变形、质轻、除臭、治疗脚病等优点,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与PU结合使鞋底笨重、弹性差和需要喷色、不环保的问题,还能防止PU的水解和替代了EVA等不降解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模具成本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水解ro弹性环保鞋底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模具。
技术介绍
走路或跑步时,人体的震动主要来源于鞋底,为了要减轻或避免人体的震动力,解决方法是增加鞋底的弹性,及采用弹性材料来制作鞋底。目前的市面上的弹性鞋底的材料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PU+橡胶,PU的优点是弹性好、质量轻、易分解,是环保材料,其缺点是采用这种材料的鞋底不耐穿、使用寿命短、花纹不够精细,需要喷色处理;另一类是EVA+·橡胶,EVA具有质轻、耐磨的优点,采用这类材料制作的鞋底花纹粗糙,而且废弃的鞋底材料不能降解,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其相对PU材料更容易变形。此外,由于这两类材料都只能做成单色的鞋底,如果要多种颜色就需要喷色处理,这种处理方法不仅得到的鞋底颜色不够均匀细腻,喷色过程中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不环保。业内也有将PU与EVA组合使用制作鞋底,虽然可以达到耐穿、耐磨、花纹精细、可直接做成多色,但是这种鞋底依然存在笨重、弹性差、不环保等缺点。并且目前的市面上的鞋所用的鞋底均不具有除臭,治疗脚病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具有耐磨、耐穿、环保、有弹性、不易变形、质轻、除臭,治疗脚病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水解I3U弹性环保鞋底的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鞋底的模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包括大底和发泡层,所述大底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发泡层是由低密度I3U颗粒与填充剂在大底中发泡而成,其中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的质量比为1: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的材料为热缩性聚氨酯(TPU)、热缩性橡胶、PVC、TPE、TPR-TR材料等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填充剂为活性炭、香料、干燥剂以及治脚病的药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底的外壁厚度为I. 5-2mm,硬度为40-50邵氏硬度。所述大底的底部易磨损的部位加厚至4_5mm。所述低密度I3U颗粒的密度为O. 06-0. 08g/cm3,低密度PU的硬度为20-50邵氏硬度。一种抗水解弹性环保鞋底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制作有容纳腔的大底根据鞋底的形状制作内部掏空的大底模具,用该大底模具制作大底,得到有容纳腔的大底; B)制作鞋底模具根据大底容纳腔的形状及大小制作与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相匹配的鞋底模具; C)发泡前处理在大底容纳腔内涂覆胶黏剂; D)发泡将涂覆胶黏剂的大底容纳腔放置在鞋底模具内,加热模具,然后将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按配方量混合均匀并加热至液态,将混合PU液注入到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内,盖上模具的上盖,让混合PU在模具内发泡; E)定型发泡完成后,PU发泡层与大底贴合为一体,并将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定型; F)冷却冷却后得到紧密的鞋底; G)整形取出鞋底,剪掉鞋底的边角料。上述方法还可以用于制作中底或弹力柱。上述制作方法中,步骤A)中制作的大底的性状为无色透明。一种鞋底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和上盖,模具本体中设置一个与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相匹配的空腔,上盖铰接在空腔上部的一端。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抗水解弹性环保鞋底具有耐磨、环保、抗水解、有弹性、不易变形、质轻、除臭,治疗脚病等优点,不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与PU结合使鞋底笨重、弹性差和需要喷色、不环保的问题,还能防止的水解和替代了 EVA等不降解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抗水解I3U弹性环保鞋底的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模具成本低,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在鞋底的制作过程中省去了人工贴合的步骤,并且制作的鞋底的尺寸容易控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抗水解I3U弹性环保鞋底的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鞋底模具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抗水解弹性环保鞋底I,包括大底11和发泡层12,所述大底11设置有容纳腔,所述I3U发泡层12是由低密度I3U颗粒与填充剂在大底中发泡而成,其中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的质量比为1:3-4。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填充剂为活性炭、香料、干燥剂以及治脚病的药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在鞋子的生产过程中,在鞋底上取用带穿孔的中底和鞋垫生产鞋子,穿上该鞋走路时,在脚的压力作用下,PU发泡层受到挤压,鞋子内的空气经过中底和鞋垫之间的穿孔与填充剂接触,因此脚在行走过程中所产生的汗水和气味可以有效被吸附,可持续有效的净化鞋内空气,具有较好的除臭功能,并且药物可通过空气与脚接触具有治疗脚病效果,并且PU发泡层位于大底容纳腔中和中的活性碳或干燥剂吸收PU中的水分子能有效防止PU材料与水接触而造成的水解。为了保证鞋底耐磨、耐穿,延长鞋底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底的材料为热缩性聚氨酯、热缩性橡胶、PVC,TPE、TPR-TR材料中的一种。为了本专利技术的弹性鞋底既具有耐磨、耐穿和良好的弹性,又具有质轻的特点,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大底的外壁厚度为I. 5-2mm,硬度为40-50邵氏硬度;大底的低硬度和低厚度的特点有利于保留鞋底的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抗水解弹性环保鞋底的耐磨程度,优选的方案中,本专利技术所述大底底部易磨损的部位加厚至4-5mm。为了保持中底的弹性和提高其耐磨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低密度颗粒的密度为 O.06-0. 08g/cm3,低密度PU的硬度为20-50度(邵氏硬度)。较佳的为40度。本专利技术抗水解I3U弹性环保鞋底的制作方法,其具体的制作步骤如下 A)制作有容纳腔的大底根据鞋底的形状制作内部掏空的大底模具,用该大底模具制作大底,得到有容纳腔的大底; B)制作鞋底模具根据大底容纳腔的形状及大小制作与大底相匹配的鞋底模具; C)发泡前处理在大底容纳腔内涂覆胶黏剂; D)发泡将涂覆胶黏剂的大底容纳腔放置在鞋底模具内,加热模具,然后将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按配方量混合均匀并加热至液态,将混合PU液注入到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内,盖上模具的上盖,让混合PU在模具内发泡; E)定型发泡完成后,PU发泡层与大底贴合为一体,并将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定型; F)冷却冷却后得到紧密的鞋底; G)整形取出鞋底,剪掉鞋底的边角料。为了避免现有技术采用喷色工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制作出不同颜色效果的鞋底,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制作方法的步骤A)中制作的大底的性状为无色透明,并通过注入的各种不同颜色的混合PU,就可以得到不同颜色的鞋底,也可以用橡胶大底直接生产出不同颜色的鞋底。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鞋底模具,其包括模具本体21和上盖22,模具本体I中设置一个与设置有容纳腔的大底相匹配的空腔23,上盖22铰接在空腔23上部的一端。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大底和PU发泡层,所述大底设置有容纳腔,所述PU发泡层是由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在大底中发泡而成,其中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的质量比为1: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大底和发泡层,所述大底设置有容纳腔,所述I3U发泡层是由低密度I3U颗粒与填充剂在大底中发泡而成,其中低密度PU颗粒与填充剂的质量比为1:3-4。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材料为TPU、热缩性橡胶、PVC、TPE、TPR-TR材料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活性炭、香料、干燥剂以及治脚病的药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外壁厚度为I. 5-2mm,硬度为40-50邵氏硬度。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的底部易磨损的部位加厚至4-5mm。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密度PU颗粒的密度为 O. 06-0. 08g/cm3。7.—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抗水解PU弹性环保鞋底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培基,
申请(专利权)人:方培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