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炒茶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4673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6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炒茶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锅体、固定在锅体的锅柄、连杆、曲轴、支撑架、电机;所述锅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锅体上的锅柄与连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曲轴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锅柄与连杆的固定连接为螺钉或其他固定方式连接;所述电机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成本低、锅体加热温度容易控制,以机动模仿手工炒茶操作方式,以保证手工炒茶的品质和特点,提高了生产效益、特别适合大小茶厂及家庭、茶场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叶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炒茶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茶叶通常由手工炒制或机械炒制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已经采用了机械炒制。其中炒茶锅是炒茶装置的主要部件。现有炒茶锅都是固定而且独立存在的炒茶锅,锅体受热面积局部而且比较单一,整个锅体的温度不容易控制,炒制质量不容易保证,影响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炒茶锅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炒茶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锅体、固定在锅体的锅柄、连杆、曲轴、支撑架、电机;所述锅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锅体上的锅柄与连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曲轴一端固定在连杆上,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为本技术的动力源。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炒茶锅装置,运作时,炒茶锅能自动做弧形运动,使整个锅体受热均匀,不会因锅体的单一局部受热,导致局部位置温度过高而导致茶叶炒坏,提高了茶叶炒制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I为本技术的炒茶锅装置的立体 附图2为本技术的炒茶锅装置的运动状态 附图3为本技术的炒茶锅装置的运动轨迹示意 其中1、电机;2、曲轴;3、连杆;4、锅柄;5、锅体;6、支撑架;7、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如附图1、2所示的本技术,包括锅体5、固定在锅体5上的锅柄4、连杆3、曲轴2、支撑架6、电机I ;所述锅体5固定在支撑架6上;所述固定在锅体5的锅柄4与连杆3为固定连接;所述曲轴2 —端与连杆3固定连接,一端与电机I相连接;所述电机I电动曲轴2旋转,曲轴2带动连杆3运动,连杆3固定在锅柄4上面,所以同时带动锅柄4运动,锅体5如附图3所示做圆弧运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炒茶锅装置,运作时,炒茶锅能自动做弧形运动,使整个锅体受热均匀,温差小,不会因锅体的单一局部受热,导致局部位置温度过高而导致茶叶炒坏,提高了茶叶炒制的质量,增加了生产效益。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 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炒茶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锅体、固定在锅体上的锅柄、连杆、曲轴、支撑架、电机;所述锅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固定在锅体的锅柄与连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曲轴一端固定在连杆上,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炒茶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锅体、固定在锅体上的锅柄、连杆、曲轴、支撑架、电机;所述锅体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固定在锅体的锅柄与连杆为固定连接;所述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西山宏运材料用品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