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磁加热节能控制装置,CMOS通过20个引脚分别连接功能模块,采用集成结构连接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部件,可用于塑胶、冶金、纺织、化工、印刷、餐饮等各领域。节能高效、环保,同时高频磁力线涡流加热方式不再有传统鼓风助燃设备的污染,改善作业环境。采用电磁加热,产品热效率高达92%以上,比传统电热丝加热节能50%,加热时时间短,功率大,节能效果显著,外部散发的热量锐减至20%-30%,方便安装、操作和管理,安全系数高,后期维护量小,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H05B电热中的电磁加热技术,尤其是脉冲电磁加热节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技术中,电加热又是最为普遍的方式,特别是电阻丝加热。但电阻丝加热的热效率很低,并且还有很多其它方面的缺点。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需要广泛用到电加热,而且百分之九十以上使用的是电阻丝加热或更具体地说是电热圈加热——通过接触传导方式把热量传到料筒上,只有紧靠在料筒表面内侧的热量才能传到料筒上,这样外侧的热量大部分散失到空气中,存在着热传导损失,并导致环境温度上升;且功率密度低,无法适应一些需要高温的加热场合。这种加热方式主要是靠接触传导来传递热能,用电阻丝制成的各 种加热板、圈只有一个面接触到需要加热的部位,造成了很大一部分热能耗散在空气中。随着节能减排经济方式不断发展,电热能耗高的特殊加热场合,尤其是工厂节能加热设备和大功率商用电热炉正逐步推广电磁加热技术,电磁加热已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具有逐步取代传统电阻加热的趋势,在已经出现的电磁加热技术中,主要包括控制主机、电源、电磁加热线圈和保温装置等构成部分,其中控制装置技术对电磁加热功效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高频电磁加热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加热方式,通过高频电流的变化产生强磁场,使物质内产生焦耳热,使物质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从而达到加热的目的。目前的电磁炉、电磁灶都是采用的电磁加热技术。已公开的专利申请中有少量公开,例如200780014028. 9 一种用于加热不规则形状物体的电磁加热器,包括空腔,物体将被放置在所述空腔内;至少一个馈送器,所述馈送器将超高频或微波能量馈送到所述空腔中;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空腔或能量的一个或多个特性以保证所述超高频或微波能量在所述物体体积的至少80%以上在± 30 %内均匀地沉积在所述物体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电磁加热节能控制装置。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措施在于CM0S有20个引脚,CMOS通过20个引脚分别连接功能模块,CMOS有20个引脚,这些引脚依次为第一接地引脚、第一 S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 S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接地引脚、风扇开启信号机蜂鸣器启动信号引脚、频率为17-35kHz的脉冲输入信号引脚、高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二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三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开机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PWM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电流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电压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第三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开关机控制输出信号引脚、中断信号输入引脚和供电引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集成结构连接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部件,可用于塑胶、冶金、纺织、化工、印刷、餐饮等各领域。节能高效、环保,同时高频磁力线涡流加热方式不再有传统鼓风助燃设备的污染,改善作业环境。采用电磁加热,产品热效率高达92%以上,比传统电热丝加热节能50%,加热时时间短,功率大,节能效果显著,外部散发的热量锐减至20% _30%,方便安装、操作和管理,安全系数高,后期维护量小,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纺织等行业。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CMOS通过1-20共20个引脚分别连接对应功能模块,这些引脚依次为第一接地引脚、第一 S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 S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接地引脚、风扇开启信号机蜂鸣器启 动信号引脚、频率为17-35kHz的脉冲输入信号引脚、高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二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三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开机信号输入弓I脚、第一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弓I脚、PWM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电流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电压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第三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开关机控制输出信号引脚、中断信号输入引脚和供电引脚。CMOS 为 8 位单片机,其引脚包括 Vss、Xin/Pl. O、Xout/Pl. O、P2. I、P2. 2、P2. 3、P2. 4、P2. 5、P2. 6/ADC8/CL0、PO. 7/ADC7、PO. 6/ADC6、PO. 5/ADC5、PO. 4/ADC4、PO. 3/ADC3、PO. 2/ADC2、P0. 1/ADC1/INTUP0. 0/ADC0/INT0 和 VDD。CMOS 为 SAMAUNG-S3F9454BZZ 集成电路芯片。本技术中,电磁加热的原理是通过电子线路板组成部分产生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容器放置上面时,容器表面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容器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容器底部的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因为是铁制容器自身发热,所有热转化率特别高,最高可达到95%。本技术也可以作为一种技术改造工程,电磁加热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塑料注射机、挤出机、吹膜机、拉丝机、塑料薄膜、管材、线材等机器,以及食品加工、纺织、印染、冶金、轻工、机械、表面热处理及焊接、锅炉等行业,完全可以替代众多的传统加热方式。电磁加热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产品品质、生产效率的提升和节能降耗降低成本,也提升了设备制造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传统行业中越来越广泛地被接受和使用。本技术比传统加热圈节电费35-70%,温控自动调节,满足不同温度要求,表面温度50-60°,室温降低,环境改善,自动保护,15000小时运行无故障,使用寿命10年以上。本技术应用于3kW-100kW商用电磁加热及3kW-200kW工业加热设备中。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依次列举详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脉冲电磁加热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CMOS有20个引脚,CMOS通过20个引脚分别连接功能模块,这些引脚依次为第一接地引脚、第一8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8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接地引脚、风扇开启信号机蜂鸣器启动信号引脚、频率为17?35kHz的脉冲输入信号引脚、高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二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三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开机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PWM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电流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电压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第三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开关机控制输出信号引脚、中断信号输入引脚和供电引脚。
【技术特征摘要】
1.脉冲电磁加热节能控制装置,其特征是=CMOS有20个引脚,CMOS通过20个引脚分别连接功能模块,这些引脚依次为第一接地引脚、第一 8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 SM园晶信号引脚、第二接地引脚、风扇开启信号机蜂鸣器启动信号引脚、频率为17-35kHz的脉冲输入信号引脚、高低电平控制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二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第三数码管控显示控制信号引脚、开机信号输入引脚、第一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PWM信号输出引脚、第二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电流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电压取样信号输入引脚、第三温度传感器信号输入引脚、开关机控制输出信号引脚、中断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英杰,邱伟,颜英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颜诺电磁技术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