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跨越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3469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53
一种放线跨越托架,包括立杆(4)、横杆(3)和槽轮(2),复数根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杆(4)的向对面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在两根立杆(4)的上端一侧面上分别设有轴,槽轮(2)通过轴承套接在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梯子的两根立杆上端设置的轴和槽轮,将施工中的电线线头送至杆上施工人员,然后利用槽轮托起电线中部,方便了杆上施工人员对两电线杆之间悬空的线路拉紧,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方法线路下坠严重的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跨越托架
本技术涉及ー种放线托架,尤其是涉及ー种利用梯子上端设置的轮槽形成的放线跨越托架。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新架设电线的电カ施工中,需要将多根电线分别架设在电杆上部的横担上,这ー过程需要将电线由一根电线杆传送至另ー电线杆,目前的做法是杆上施工人员利用绳子捆绑线头并牵引至另ー电线杆上,由于杆距较远,杆上施工人员牵引时极其费力,并且两电线杆之间悬空的线路下坠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ー种放线跨越托架,所述放线跨越托架利用梯子的两根立杆上端设置的轴和槽轮,将施工中的电线线头送至杆上施工人员,然后利用槽轮托起电线中部,方便了杆上施工人员对两电线杆之间悬空的线路拉紧,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方法线路下坠严重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线跨越托架,包括立杆、横杆和槽轮,复数根横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杆的向对面固定连接,在两根立杆的上端ー侧面上分別设有轴,槽轮通过轴承套接在轴上。所述的放线跨越托架,在两根立杆上端的另ー侧面上或上端面上焊接钩子的ー侧或下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放线跨越托架,利用梯子的两根立杆上端设置的轴和槽轮,将施工中的电线线头送至杆上施工人员,然后利用槽轮托起电线中部,方便了杆上施工人员对两电线杆之间悬空的线路拉紧,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方法线路下坠严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使得作业中携帯的梯子同时具有放线跨越托架的功能,实现了一物多用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钩子;2、槽轮;3、横杆;4、立杆。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g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迸,结合附图I所述的放线跨越托架,包括立杆4、横杆3和槽轮2,复数根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杆4的向对面固定连接,在两根立杆4的上端ー侧面上分別设有轴,槽轮2通过轴承套接在轴上;在两根立杆4上端的另ー侧面上或上端面上焊接钩子I的一侧或下端。实施本技术所述的放线跨越托架,将常规梯子的两根立杆4上端一侧面上分别焊接轴,在轴套上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槽轮2中部的孔连接,在施工中的电线线头捆在钩子I上,由钩子I送至杆上施工人员,然后利用槽轮2托起电线的中部,方便了杆上施工人员对两电线杆之间悬空的线路拉紫。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线跨越托架,包括立杆(4)、横杆(3)和槽轮(2),复数根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杆(4)的向对面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在两根立杆(4)的上端一侧面上分别设有轴,槽轮(2)通过轴承套接在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跨越托架,包括立杆(4)、横杆(3)和槽轮(2),复数根横杆(3)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立杆(4)的向对面固定连接,其特征是在两根立杆(4)的上端一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涛吴念丽汪刚跃牛会霞
申请(专利权)人:汝阳县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