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559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2:19
一种车载式放线架,涉及一种放线架,轮轴(1)和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撑座(2),所述轮轴(1)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支撑座(2)的上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螺孔(5),在支撑座(2)的下端面设有由左至右的卡槽(6),卡槽(6)两侧的支撑座(2)形成卡板(4);轮轴(1)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座(2)的螺孔(5)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轮轴穿入线轮的中部孔内,由支撑座的螺孔与轮轴两端旋拧紧固,然后利用卡槽卡在运输车厢箱板上,实现线轮的脱离车厢地板,从而达到放线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放线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线架,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载式简易电 缆放线架。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线路施工中,车辆运输的电缆需要放线,目前的做法是利用架体支撑,使线轮脱离地面,以实现放线目的,由于放线架较大,随线轮运输占用车厢空间较大“线轮使用的大多为农用车,每车拉一个线轮”,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式放线架,利用车厢两边的箱板将支撑座顶起,使线轮的脱离车厢地板,从而达到放线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式放线架,轮轴和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撑座,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支撑座的上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螺孔,在支撑座的下端面设有由左至右的卡槽,卡槽两侧的支撑座形成卡板;轮轴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座的螺孔连接。所述的车载式放线架,支撑座为上大下小,支撑座的上部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在支撑座的上部与卡板之间设有过度斜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车载式放线架,将轮轴穿入线轮的中部孔内,由支撑座的螺孔与轮轴两端旋拧紧固,然后利用卡槽卡在运输车厢箱板上,实现线轮的脱离车厢地板,从而达到放线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支撑座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轮轴;2、支撑座;3、斜面;4、卡板;5、螺孔;6、卡槽。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2或3所述的一种车载式放线架,轮轴I和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撑座2,所述轮轴I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支撑座2的上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螺孔5,在支撑座2的下端面设有由左至右的卡槽6,卡槽6两侧的支撑座2形成卡板4 ;支撑座2为上大下小,支撑座2的上部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在支撑座2的上部与卡板4之间设有过度斜面3 ;轮轴I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座2的螺孔5连接。实施本技术所述的车载式放线架,将轮轴I穿入线轮的中部孔内,由支撑座2的螺孔5与轮轴I两端旋拧紧固,利用人工将线轮抬起,然后利用卡槽6卡在运输车厢箱板上,便可放线。本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式放线架,包括轮轴(1)和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撑座(2),其特征是:所述轮轴(1)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支撑座(2)的上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螺孔(5),在支撑座(2)的下端面设有由左至右的卡槽(6),卡槽(6)两侧的支撑座(2)形成卡板(4);轮轴(1)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座(2)的螺孔(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放线架,其特征是:支撑座(2)为上大下小,支撑座(2)的上部设置为半圆形结构,在支撑座(2)的上部与卡板(4)之间设有过度斜面(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放线架,包括轮轴(I)和两个相同结构的支撑座(2),其特征是所述轮轴(I)的两端分别设有外螺纹;支撑座(2)的上部设有前后贯通的螺孔(5),在支撑座(2)的下端面设有由左至右的卡槽(6 ),卡槽(6 )两侧的支撑座(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候利航吕章峰赵志光杨萌
申请(专利权)人:汝阳县电业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