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脱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296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脱扣装置,包括支架、把手、U形连杆、挂金、可动子座、可动子及跳脱杆,把手通过U形连杆与挂金相连,挂金与可动子座、可动子及跳脱杆组成机构部,该机构部通过主轴架置于支架上,可动子座通过机构拉簧连接于支架上,该动触件在把手及机构部的联动作用下实现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所述的可动子座设有开口槽与挂金的挡条连接,该开口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挂金挡条的厚度而小于挡条纵向长度,这样挂金即可方便装入到可动子座开口槽内,使用过程中挂金挡条的轨迹限定使挡条难以脱离开口槽,可动子座上与主轴配合的孔为椭圆孔以使可动子与静触点开合控制灵敏,使挂金响应时间短,效率快。(*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ー种断路器脱扣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电器开关保护装置制造

技术介绍
断路器是用以切断或关合电路中工作电流或故障电流的电器,现有的断路器结构复杂,且机构部控制连接不合理,导致电器开关接触或分离不灵敏。中国文献CN200710096358. 9电路断路器的开闭机构,包括与操作把手结合的把手杆件;一端轴支撑再支轴上并与锁销承受部件卡止的锁销;由通过肘杆销结合的上连杆与下连杆构成、各连杆的另一端枢轴支撑在锁销、接触件固定器上的肘杆;以及拉伸架设于肘杆销与把手杆件之间的开关弹簧,通过把手的ON、OFF操作开闭主电路接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控制灵敏的断路器脱扣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ー种断路器脱扣装置,包括支架、把手、U形连杆、挂金、动触件及跳脱杆,支架,为支撑整个装置的架构;把手,其设置于支架上,该把手通过U形连杆与挂金相连;挂金,其与动触件及跳脱杆组成机构部,该机构部通过主轴架置干支架上;动触件,其通过机构拉簧连接干支架上,该动触件在把手及机构部的联动作用下实现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进ー步,所述的动触件由可动子座及可动子组成,可动子座与可动子一体成型。[0011 ] 进ー步,所述的可动子端部设有向静接点方向的凸起形成动接点以保证与静接点可靠闭合。进ー步,所述的支架由左、右支架组成,左右支架之间设有把手、U形连杆、挂金、可动子、可动子座及跳脱杆,其中把手通过把手轴固定于左右支架上,主轴穿过跳脱杆及可动子座并向两端延伸安置于左右支架上。进ー步,所述的跳脱杆由挂金扭簧支撑以与挂金咬合,该挂金扭簧另一端压触于可动子上。进一歩,所述的可动子座设有开ロ槽与挂金的挡条连接,该开ロ槽的槽ロ宽度大于挂金挡条的厚度而小于挡条纵向长度,这样挂金即可方便装入到可动子座开ロ槽内,使用过程中挂金挡条的轨迹限定使挡条难以脱离开ロ槽。进ー步,所述的可动子座上与主轴配合的孔为椭圆孔以使可动子与静触点开合控制灵敏。进ー步,所述的可动子座插入到跳脱杆的凹槽内并由主轴贯穿而过,可动子座顶部与挂金相互嵌入连接,可动子座顶端置于挂金的导槽内,挂金的挡条卡入可动子座的开ロ槽内。本技术有益的效果如下I、本技术的挂金与可动子座有效结合连接,卡接方便且使用过程中又不能分离,使挂金响应时间短,效率快;2、本技术的可动子端部的凸起与静接点在接合过程中始終为圆弧相切,从而保证了断路器的跳脱荷重及跳脱行程恒定不变,极大地提升了断路器的跳脱特性稳定性倉泛;3、本技术中的受カ零部件均为双边固定,避免了零件单边受カ现象,极大提高了机构零件运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4、本技术的可动子座与主轴的配合孔为椭圆设计,断路器在ON及OFF转换过 程中,可动子座绕主轴旋转的同时还在其他部件的联运下发生位移的变化,达到脱扣灵敏、受カ均衡的效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ー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off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on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挂金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挂金另一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可动子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跳脱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请參阅图I至图8,ー种断路器脱扣装置,包括支架、把手1、U形连杆2、挂金3、动触件4及跳脱杆5,支架,为支撑整个装置的架构;把手1,其设置于支架上,该把手I通过U形连杆2与挂金3相连;挂金3,其与动触件及跳脱杆5组成机构部,该机构部通过主轴6架置干支架上;动触件,其通过机构拉簧7连接于支架上,该动触件在把手及机构部的联动作用下实现与静触点8接触或分离。请參阅图I至图8,动触件由可动子座41及可动子42组成,可动子座41与可动子42 一体成型。可动子42端部设有向静接点方向的凸起420形成动接点以保证与静接点可靠闭合。支架由左、右支架91、92组成,左右支架之间设有把手I、U形连杆2、挂金3、可动子42、可动子座41及跳脱杆5,其中把手I通过把手轴固定于左右支架上,主轴6穿过跳脱杆5及可动子座41并向两端延伸安置于左右支架上。跳脱杆5由挂金扭簧10支撑以与挂金咬合,该挂金扭簧另一端压触于可动子42上。可动子座41设有开ロ槽410与挂金的挡条31连接,该开ロ槽410的槽ロ宽度大于挂金挡条的厚度L而小于挡条纵向长度M,这样挂金即可方便装入到可动子座开ロ槽内,使用过程中挂金挡条的轨迹限定使挡条难以脱离开ロ槽。可动子座41上与主轴配合的孔为椭圆孔411以使可动子与静触点开合控制灵敏。可动子座41插入到跳脱杆5的凹槽内并由主轴贯穿而过,可动子座41顶部与挂金3相互嵌入连接,可动子座顶端置于挂金的导槽内,挂金的挡条卡入可动子座的开ロ槽内。本技术公开ー种断路器脱扣装置,包括支架、把手、U形连杆、挂金、可动子座、可动子及跳脱杆,把手通过U形连杆与挂金相连,挂金与可动子座、可动子及跳脱杆组成机构部,该机构部通过主轴架置干支架上,可动子座通过机构拉簧连接干支架上,该动触件在把手及机构部的联动作用下实现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所述的可动子座设有开ロ槽与挂金的挡条连接,该开ロ槽的槽ロ宽度大于挂金挡条的厚度而小于挡条纵向长度,这样挂金即可方便装入到可动子座开ロ槽内,使用过程中挂金挡条的轨迹限定使挡条难以脱离开ロ槽,可动子座上与主轴配合的孔为椭圆孔以使可动子与静触点开合控制灵敏,使挂金响应时间短,效率快。本技术工作时,转动把手1,通过与U形连杆2带动挂金3,挂金与跳脱杆5及 可动子座41、可动子42作用,此时,如图4所示,断路器处于on状态,可动子端与静触点接触,各个部件受カ平衡,连杆的自由度为零。当电路处于欠压或短路等异常情况时,跳脱杆5就会受到ー跳脱力作用,连杆机构失去平衡,可动子42在机构拉簧7作用下反方向转动,如图3所示,而使断路器处于断开off状态,从而保护了正常运行的电器。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掲示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把手、U形连杆、挂金、动触件及跳脱杆,其中:支架,为支撑整个装置的架构;把手,其设置于支架上,该把手通过U形连杆与挂金相连;挂金,其与动触件及跳脱杆组成机构部,该机构部通过主轴架置于支架上;动触件,其通过机构拉簧连接于支架上,该动触件在把手及机构部的联动作用下实现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断路器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把手、U形连杆、挂金、动触件及跳脱杆,其中支架,为支撑整个装置的架构;把手,其设置于支架上,该把手通过U形连杆与挂金相连;挂金,其与动触件及跳脱杆组成机构部,该机构部通过主轴架置于支架上;动触件,其通过机构拉簧连接于支架上,该动触件在把手及机构部的联动作用下实现与静触点接触或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断路器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件由可动子座及可动子组成,可动子座与可动子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动子端部设有向静接点方向的凸起形成动接点以保证与静接点可靠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断路器脱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由左、右支架组成,左右支架之间设有把手、U形连杆、挂金、可动子、可动子座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琴赖建树王晓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