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及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27016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1-08 20: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及交流接触器,包括引弧件以及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引弧件的下端嵌于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套设于引弧件的上端并盖合于第二壳体,引弧件环抱引触头单元,以形成封闭的引弧通道,以有效避免可供弧光侧爬的缝隙产生,第一壳体和/或第二壳体开设有连通引弧通道的排弧口,引弧件引导触头单元形成的弧光,以使弧光通过引弧通道至排弧口,由于弧光无法在引弧通道内找到可供侧爬的缝隙,进而避免发生侧爬,而只能顺着引弧通道至排弧口,之后从排弧口排出弧光,以防止相邻相间发生短路而被击穿,进而保证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至少10000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及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1、交流接触器是电力行业广泛实用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如铁路机车、电梯以及新能源等领域,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与弹簧的弹力相配合,实现触头的接通与分断,以实现频繁接通或断开用电设备,因此,交流接触器的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用电设备的安全。

2、目前市场上主要有用于控制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接通与分断的4a型四级交流接触器以及用于控制电路电源或负载的切换的2a2b型四极交流接触器。

3、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上盖(即一种壳体)与引弧板(即一种引弧件)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或端面相抵接的装配方式实现整体固定,如此导致上盖分别与相邻的引弧板的接触端面之间存在缝隙(如缝隙的延伸方向垂直于上盖的其中一面的壁体或引弧板),进而引起弧光从此缝隙处发生侧爬,最终易导致相邻相间发生短路而被击穿,因此,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电气寿命不足3000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及交流接触器,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弧件以及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具有中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侧边部,两个侧边部和所述中间部形成内凹的引弧槽,所述触头单元设置在所述引弧槽中,以形成环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的截面形状为U形、C形或马蹄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具有卡接台阶,所述引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弧件以及呈上、下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具有中间部以及连接在所述中间部两端的侧边部,两个侧边部和所述中间部形成内凹的引弧槽,所述触头单元设置在所述引弧槽中,以形成环抱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弧件的截面形状为u形、c形或马蹄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具有嵌套结构的交流接触器引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具有卡接台阶,所述引弧件的上端套设于所述卡接台阶,以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森林鹏东林炜滨吕晓裕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士林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