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217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包括转毂及驱动转毂旋转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装置于转毂内的至少两组矫直辊及驱动各矫直辊自转的第二动力驱动装置,其中各组矫直辊的上、下矫直辊对称地布置于旋转轴线的两侧,且各矫直辊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一定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可自转的矫直辊与公转的转毂相结合的结构,将以前转毂内的被动矫直辊改为主动矫直辊,通过匹配转毂与矫直辊的转速以消除被矫圆材的随转现象,改善了矫直辊与被矫圆材的接触与压弯状态,有助于提高直线度。通过由液压马达驱动的矫直辊夹紧被矫圆材并环绕着被矫圆材滚动来保证其圆度,非常有利于超长薄壁管材的矫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斜辊转毂式圆材矫直设备,特别是一种超长薄壁金属管材的矫直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的斜辊转毂式圆材矫直机基本上都是由装有多个被动矫直辊的转毂和前夹送辊、后夹送辊组成,这样的结构对圆材矫直有一定的限制,特别是在对薄壁管材进行矫直时,如果矫直力施加太大,首先会出现管材被压扁的现象,其次,当工件在转毂中受到较大的矫直力作用时,必然会产生很大的随转力矩,依靠前后夹送辊很难消除该随转力矩,而一旦工件在矫直过程中产生随转,则矫直质量就得不到保证,且工件随转造成的甩尾现象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危险。如矫直力太小,虽然随转现象消除了,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矫直精度,因为保证矫直质量的基本条件,是使工件在通过矫直机后其各截面都能获得均匀的、深度足够的塑性变形,以及矫直所需的反弯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有效消除被矫圆材的随转现象并可大大改善矫直辊与被矫圆材的接触及压弯状态,有助于提高被矫圆材矫直的直线度和圆度的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其特点是包括转毂及驱动转毂旋转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毂(5)及驱动转毂(5)旋转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装置于转毂(5)内的至少两组矫直辊(3)及驱动各矫直辊(3)自转的第二动力驱动装置,其中各组矫直辊(3)的上、下矫直辊对称地布置于旋转轴线的两侧,且各矫直辊(3)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一定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毂(5)及驱动转毂(5)旋转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装置于转毂(5)内的至少两组矫直辊(3)及驱动各矫直辊(3)自转的第二动力驱动装置,其中各组矫直辊(3)的上、下矫直辊对称地布置于旋转轴线的两侧,且各矫直辊(3)相对于旋转轴线倾斜一定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斜辊转毂式矫直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动力驱动装置由电机(9)和皮带轮(8)组成。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柱陈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冠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