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21717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和被测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以电子负载代替传统的无源负载,电子负载检测到电源的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的相位角度和振幅进行定位,根据设定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实现对流过开关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的控制,电子负载和电源的电压对接即可产生被测开关所需要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电源、被测开关、电子负载之间的内部能量循环,减少整个实验装置的功耗和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按钮开关试验装置一般都是采用变压器,调压器等作为电源;电阻器,电抗器和电容器等设备作为负载组合实现的。但现有的按钮开关试验装置电能消耗过大,不仅导致检测成本无法下降,也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降低电能消耗的按钮开关实验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降低电能消耗的按钮开关实验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和被测开关,其特征在于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电源、电子负载和被测开关,市电分别与电源的I号输入端口和2号输入端口连接,电源的5号输出端口与电子负载的4号端口连接后接地,电源的6号输出端口与被测开关的一端连接,被测开关的另一端与电子负载的3号端口连接,电子负载的I号端口与电源的3号端口连接,电子负载的2号端口与电源的4号端口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以电子负载代替传统的无源负载,电子负载检测到电源的电压信号,对电压信号的相位角度和振幅进行定位,根据设定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实现对流过开关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的控制,电子负载和电源的电压对接即可产生被测开关所需要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本技术实现了电源、被测开关、电子负载之间的内部能量循环,减少整个实验装置的功耗和能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7为电源;8为电子负载;9为被测开关;10为市电。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10、电源7、电子负载8和被测开关9,市电10分别与电源7的I号输入端口和2号输入端口连接,电源7的5号输出端口与电子负载8的4号端口连接后接地,电源7的6号输出端口与被测开关9的一端连接,被测开关9的另一端与电子负载8的3号端口连接,电子负载8的I号端口与电源7的3号端口连接,电子负载8的2号端口与电源7的4号端口连接。本技术在工作时,市电10在电源7内部经整流逆变后对被测开关9提供电能,电子负载8对电源7的电压进行采样,根据设定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实现对流过被测开关9的电流值和功率因数的控制。电能进入电子负载8后,被电子负载8回馈到电源7 的内部,从而实现整个实验装置的内循环,减少本技术从市电10吸收的能量,达到了经济、节能环保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和被测开关,其特征在于: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10)、电源(7)、电子负载(8)和被测开关(9),市电(10)分别与电源(7)的1号输入端口和2号输入端口连接,电源(7)的5号输出端口与电子负载(8)的4号端口连接后接地,电源(7)的6号输出端口与被测开关(9)的一端连接,被测开关(9)的另一端与电子负载(8)的3号端口连接,电子负载(8)的1号端口与电源(7)的3号端口连接,电子负载(8)的2号端口与电源(7)的4号端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和被测开关,其特征在于按钮开关实验装置包括市电(10)、电源(7)、电子负载(8)和被测开关(9),市电(10)分别与电源(7)的I号输入端口和2号输入端ロ连接,电源(7)的5号输出端ロ与电子负载(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谢珺张全成庄骏陈苏声徐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