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具体是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
技术介绍
牵引变频器通常安装在机车、船舶上,其工作现场通常处在户外(如矿井隧道、公路上、野外、水面等),因而其工况环境较为恶劣。目前,当牵引变频器发生故障时,通常采用司控器或控制柜向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输入模拟信号,以此排查故障原因,进而对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进行调试和检测。然而司控器和控制柜通常结构复杂、体 积庞大、成本高昂,因而其既不便于在户外更换,也不适于随身携带。换言之,对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而言,并不适于采用司控器或控制柜进行调试和检测。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牵引变频器中的逆变器调试和检测技术不适用于在户外工作的牵引变频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第一-第十五电阻、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防接反用二极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P1?P4)、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0?D13)、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0?S11)、第一?第十五电阻(R0?R14)、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1?DY2)、防接反用二极管(D)、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以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其中,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0?D11)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0?S11)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1)的电源正端;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0?D11)的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电阻(R0?R11)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1)的电源负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逆变器便携调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第四接线端子(P1-P4)、第一-第十四发光二极管(D0-D13)、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0-S11)、第一-第十五电阻(R0-R14)、第一-第二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1-DY2)、防接反用二极管(D)、第一-第二线性电阻(IW1-IW2)、以及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其中,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O-Dll)的正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单刀开关(SO-Sll)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第一-第十二发光二极管(DO-Dll)的负极分别通过第一-第十二电阻(RO-Rll)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l)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第一电源指示用发光二极管(DYl)的负极通过保护发光二极管用电阻(R)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防接反用二极管(D)的负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正端;防接反用二极管(D)的正极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电源负端;第五-第八发光二极管(D4-D7)的负极分别连接第一接线端子(Pl)的第一-第四信号输入端(IN4-IN7);第一-第四发光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竹可,
申请(专利权)人: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