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1169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所述称量斗的截面为矩形,称量斗的底面设有平面托底,所述平面托底的中部开设出料口,生产所需多余的玻璃原料稳定地沉降在电子秤称量斗底部出料口四周的平面托底上,形成原料沉降斜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传统称量斗的倒锥形结构,省略过渡层(斜面或斜壁)。物料在称量斗中从入料口至出料口的流动过程中,因为没有了与钢斜面(斜壁)的动态接触,从而避免了称量斗钢内壁的磨损,其流动过程完全是生产原料与原料沉降斜面之间同一物料的接触与冲击,最大限度地降低磨损掉的铁元素被带入生产环节的比例,为提高玻璃的内在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秤称量斗领域,特别是用于各种玻璃生产线原料配料过程中的电子秤称量斗。
技术介绍
玻璃生产线上的原料配料所使用的电子秤自动称量系统,采用静态称量的工作原理,按系统指令将各种玻璃原料以合适的比例称入电子秤称量斗,然后再按系统指令将称量合格的玻璃原料排出,如图I所示,现有的称量斗A结构是上下完全敞口的倒锥形,即大圆过渡到小圆,或大方过渡到小方,过渡层为斜面(斜壁),小圆或小方为出料口。物料在称 量斗中从入料口至出料口的流动过程中,与斜面(斜壁)的动态接触会产生磨损,进而将磨损掉的铁元素带入生产环节,影响玻璃质量。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料性偏粘或偏硬的玻璃原料,要么粘附于称量斗内壁上,要么磨损称量斗内壁,缩短称量斗的使用寿命,一直是困扰玻璃正常生产的技术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分保证玻璃质量的电子秤称量斗,通过消除称量斗内壁的磨损,降低配料过程中铁元素被带入生产环节,为提高玻璃质量提供技术保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斗的截面为矩形,称量斗的底面设有平面托底,所述平面托底的中部开设出料口。玻璃生产的配料工艺分为增量法与减量法,增量法是向称量斗内称入一定数量合格精度的物料后再百分之百地排出去(举例说,生产需要IOOkg的物料,就向称量斗内称入IOOkg的物料,然后再排出IOOkg的物料);减量法是向秤斗内称入多余数量的物料后再按精度要求排出合格数量的物料(举例说,生产需要IOOkg的物料,就向称量斗内称入> IOOkg的物料,然后再排出IOOkg的物料)。比较后可以看出,使用减量法工艺进行配料生产的电子秤称量斗内始终是有一部分的物料存在的。既然采用减量法工艺进行配料生产的电子秤称量斗内始终有一部分物料存在,那么对于一些料性偏粘、偏硬但物化性能稳定的玻璃原料(如硅砂及碎玻璃等物料),与其容忍其粘附于称量斗内壁上,或在排料过程中通过与称量斗钢斜面(斜壁)的接触产生磨损,不如通过优化设计,省略掉过渡层(斜面或斜壁),将称量斗的底部设计成平面托底,在平面托底的中部设计一个出料口。将多余的玻璃原料稳定地沉降在电子秤称量斗底部出料口四周的平面托底上,而生产所需要的物料是与其同质的多余物料之间的接触,不是与钢斜面(斜壁)接触,实现“以料为壁”,产生的动态接触是同一物料之间的“料料接触”,避免了“料壁接触”。本技术采用先进的“以料为壁”的科学理念,通过优化设计,改变传统称量斗的倒锥形结构,省略过渡层(斜面或斜壁)。物料在称量斗中从入料口至出料口的流动过程中,因为没有了与钢斜面(斜壁)的动态接触,从而避免了称量斗钢内壁的磨损,其流动过程完全是同一物料之间的接触与冲击,最大限度地降低磨损掉的铁元素被带入生产环节的比例,为提高玻璃的内在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电子秤称量斗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子秤称量斗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称量斗I的截面为矩形,称量斗I的底面设有平面托底2,平面托底2的中部开设出料ロ 3。改变原有称量斗的倒锥形结构,省略过渡层(斜面或斜壁),多余的玻璃原料稳定地沉降在电子秤称量斗底部出料ロ四周的平面托底上,形成沉降斜面4,生产所需要的物料与沉降斜面4之间 同质物料动态接触,不是与钢斜面(斜壁)接触,实现“以料为壁”,产生的动态接触是同一物料之间的“料料接触”,避免了 “料壁接触”,最大限度地降低磨损掉的铁元素被带入生产环节的比例,为提高玻璃的内在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斗的截面为矩形,称量斗的底面设有平面托底,所述平面托底的中部开设出料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所述称量斗的截面为矩形,称量斗的底面设有平面托底,所述平面托底的中部开设出料口,生产所需多余的玻璃原料稳定地沉降在电子秤称量斗底部出料口四周的平面托底上,形成原料沉降斜面,本技术改变传统称量斗的倒锥形结构,省略过渡层(斜面或斜壁)。物料在称量斗中从入料口至出料口的流动过程中,因为没有了与钢斜面(斜壁)的动态接触,从而避免了称量斗钢内壁的磨损,其流动过程完全是生产原料与原料沉降斜面之间同一物料的接触与冲击,最大限度地降低磨损掉的铁元素被带入生产环节的比例,为提高玻璃的内在质量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文档编号G01G21/22GK202614357SQ201220205359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马坤, 涂志鑫, 吕清欣, 韩方明, 陆阳 申请人: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玻璃原料的电子秤称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斗的截面为矩形,称量斗的底面设有平面托底,所述平面托底的中部开设出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坤涂志鑫吕清欣韩方明陆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凯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