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0866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气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由内至外由内壳、保温层、外壳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所述换热器本体分为独立的气-气热交换腔和气-液热交换腔两部分将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中各自独立的气气换热装置和气水换热装置整合成一个气、水-气换热器,同时通过相应工况参数的检测,换热器能够自动合理分配热空气供给不同换热介质,解决现有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中热交换设备技术方案中的不足,使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低成本能源,拓宽系统应用场合,当阴雨天所或晚间需要采暖或热水时可启动辅助电加热器或配置热泵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气、水-气合体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利用太阳能同时实现采暖和热水供应的系统中,吸收太阳能热量后的热空气与冷水和冷空气进行换热的过程往往同时存在,这种场合目前采用各自独立的气水换热装置和气气换热装置。但是,两个独立的换热装置不仅使系统结构复杂,耗材和系统成本增加,而且在小型采暖热水系统和安装空间有限的场合其应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水-气换热器,将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 中各自独立的气气换热装置和气水换热装置整合成一个气、水-气换热器,同时通过相应工况参数的检测,换热器能够自动合理分配热空气供给不同换热介质,解决现有太阳能采暖热水系统中热交换设备技术方案中的不足,使系统结构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低成本能源,拓宽系统应用场合。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由内至外由内壳、保温层、外壳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换热器本体分为独立的气-气热交换腔和气-液热交换腔两部分;所述气-气热交换腔内壁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突起状扰流板,所述气-液热交换腔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从气-液热交换腔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由内至外由内壳(2)、保温层(4)、外壳(5)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将换热器本体分为独立的气?气热交换腔(41)和气?液热交换腔(42)两部分;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内壁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突起状扰流板(1),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6),所述换热管(16)从气?液热交换腔(42)的顶部贯穿到底部,所述换热管(16)的顶端通过气?液热交换腔的顶部管板(22)实现彼此之间的连通,所述换热管(16)的底端通过气?液热交换腔的低部管板(43)实现彼此之间的连通,所述顶部管板(22)与气?液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干,包括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由内至外由内壳(2)、保温层(4)、外壳(5)构成;所述换热器本体内设置有隔板(19),所述隔板将换热器本体分为独立的气-气热交換腔(41)和气-液热交换腔(42)两部分;所述气-气热交換腔(41)内壁上设置一定数量的突起状扰流板(I),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 )内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6),所述换热管(16)从气-液热交换腔(42)的顶部贯穿到底部,所述换热管(16)的顶端通过气-液热交换腔的顶部管板(22)实现彼此之间的连通,所述换热管(16)的底端通过气-液热交换腔的低部管板(43)实现彼此之间的连通,所述顶部管板(22)与气-液热交换腔(42)的上腔壁形成能容纳交換水的上水槽,所述底部管板(43)与气-液热交换腔(42)的下腔壁形成能容纳交換水的下水槽;所述换热管(16)上套有翅片(15),所述换热管(16)内交换水从上往下流,所述换热管(16)外的空气由下往上流;所述气-液热交换腔(42)内壁上设置若干导流板(18);所述气-气热交换腔(41)顶部设有热空气进接ロ A (27),所述低部管板(43)上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上设有热空气进接ロ B (13),所述顶部管板(22)下方的气-液热交换腔侧壁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自成葛凤华王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