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内加热回转炉,具体涉及ー种三通道、折返式连续生产的内加热回转炉。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焙烧粉体材料的外加热回转炉,都是“单通道式”:有一个卧式布置的转筒(单筒),转筒外壁的下部,布置有加热热源(或者是电加热或者是燃气加热或者是煤炭加热),热量通过转筒壁的传导传热,将热量传递给转筒内的产品。转筒呈一定斜度,粉料在转动的转筒内从高端往低端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被布置在转筒内壁的翻料板不停地翻动,受热比较均匀。转筒两端,采用密封箱对转筒两端进行动态密封。这种单通道式外加热回 转炉,有以下不足之处(I)转筒是靠两对托轮支撑转动的,两对托轮之间,是高温加热炉膛。考虑到转筒的高温结构强度,两对托轮的间距不能太大,否则会造成转筒的高温变形,间距一般不超过12米。物料在转筒内部从高端向低端运动,属于单通道ー个行程,依次完成预热、高温、冷却过程,直至流出转筒。这种结构,限制了回转炉的长度尺寸,对于比较大的产量要求的エ艺,有一定的结构局限性。(2)物料在转筒底部,填充率一般不超过10%,也就是说,转筒其余部分均为无效加热空间,这种结构,对于热量利用来说,浪费巨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通道、折返式连续生产的内加热回转炉,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并排设置有主动摩擦轮和被动摩擦轮,主动摩擦轮与电机相连,主动摩擦轮与被动摩擦轮上承载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滚圈,两个滚圈之间焊接有蜂巢隔仓板,该蜂巢隔仓板在滚圈的圆周方向上等距设置;以蜂巢隔仓板为支撑骨架,两个滚圈之间设置有交错套合的内筒、中筒和外筒,其中,内筒、中筒和外筒为锥形筒,并且三者的筒体轴线重合,内筒的进料端设置有内筒推料螺旋,并且进料端通连设置有螺旋给料器,内筒与螺旋给料器之间依次设置有废气排出口和加料斗,外筒的出料端设置有外筒推料螺旋,并且出料端与出料密封箱通连,出料密封箱上对应外筒出料端的位置处设置有热量喷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道、折返式连续生产的内加热回转炉,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并排设置有主动摩擦轮和被动摩擦轮,主动摩擦轮与电机相连,主动摩擦轮与被动摩擦轮上承载有平行设置的两个滚圈,两个滚圈之间焊接有蜂巢隔仓板,该蜂巢隔仓板在滚圈的圆周方向上等距设置;以蜂巢隔仓板为支撑骨架,两个滚圈之间设置有交错套合的内筒、中筒和外筒,其中,内筒、中筒和外筒为锥形筒,并且三者的筒体轴线重合,内筒的进料端设置有内筒推料螺旋,...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