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967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9:23
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涉及一种无叶风扇。目前,普通的无叶风扇只提供自然持续的风,当需要照明、负离子生成时,需另置电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照明灯、负离子发生器及控制器,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中空柱及风筒,中空柱的内腔设风机及负离子发生器,风筒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环状出风口,中空柱的侧面设有进风口,风筒的风道与中空柱内腔相连。本技术方案集风扇、负离子生成器、照明灯于一体,减少相应电器,降低成本,提高空间的利用率,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壳体内空间,结构小巧,可直接放置在桌上,使用灵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目前,普通的无叶风扇只是提供自然持续的风,没有其他实用的功能,当需要照明、负离子生成时,需另置电器,要求空间大,若为小空间,如学生宿舍,添置电器后使原本狭小的空间更为局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 改进,提供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以达到集风扇、照明、负离子生成为一体,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的目的。为此,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照明灯、负离子发生器及与风机、照明灯、负离子发生器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中空柱及位于中空柱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中空柱的内腔设风机及负离子发生器,风筒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环状出风口,中空柱的侧面设有进风口,风筒的风道与中空柱内腔相连使空气从中空柱内腔进入风筒风道并由出风口排出。无叶风机集风扇、负离子生成器、照明灯于一体,减少相应电器,降低成本,提高空间的利用率。本技术方案结构紧凑,充分利用壳体内空间,结构小巧,可直接放置在桌上,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风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照明灯(1)、负离子发生器(4)及与风机(5)、照明灯(1)、负离子发生器(4)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7)、设于底座(7)上的中空柱(2)及位于中空柱(2)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3),中空柱(2)的内腔设风机(5)及负离子发生器(4),风筒(3)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3)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环状出风口,中空柱(2)的侧面设有进风口,风筒(3)的风道与中空柱(2)内腔相连使空气从中空柱(2)内腔进入风筒(3)风道并由出风口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包括壳体、设于壳体中的风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上的照明灯(I)、负离子发生器(4)及与风机(5)、照明灯(I)、负离子发生器(4)连接的控制器,所述的壳体包括底座(7)、设于底座(7)上的中空柱(2)及位于中空柱(2)顶部并与其垂直相连的风筒(3),中空柱(2)的内腔设风机(5)及负离子发生器(4),风筒(3)的内外壁之间留空隙作为风道,风筒(3)内壁设有开口向前的环状出风口,中空柱(2)的侧面设有进风口,风筒(3)的风道与中空柱(2)内腔相连使空气从中空柱(2)内腔进入风筒(3)风道并由出风口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位于出风口前侧的风筒(3)内壁设有加热膜(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学生的多功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建明廉晨龙潜曙华
申请(专利权)人:卧龙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