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立根专利>正文

方管全钢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027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40
一种方管全钢脚手架,由框架、防护网、附墙支架和提升装置组成,所述框架由竖直方向的方钢管和水平方向的脚手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方钢管上有定位孔;框架和导轨用螺栓和连接板进行连接,导轨和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附墙支座相配合,附墙支架的导轮位于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提升装置包括电动葫芦和同步控制箱,安装在框架靠墙的一侧,电动葫芦的挂钩和框架相连接;所述防护网包括外栏板和侧栏板,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的方钢管上。该脚手架拆装方便、结构牢固,安全性好,阻燃性好,能适应不同建筑物的外墙面形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建筑领域的工具,特别是一种方管全钢脚手架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高层建筑施工时最常用的设备之一。传统的竹子、木板和安全网搭建的脚手架,防火能力差,危险性大,已经逐渐被淘汰。圆钢管结构的脚手架,需要通过大量的卡扣件进行连接,拆卸安装较为麻烦,不仅提高了成本,増加了脚手架的重量,而且卡扣件的安全性不好,室外环境下容易被腐蚀,难以拆卸和更换。如专利号CN 201110138661. 7 “ー种方钢管升降式外脚手架”,公开了ー种由提升梁、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架体和防坠落装置构成的脚手架。其提升梁由挂板和槽钢组成,等距排列,挂板通过至少两个穿墙螺栓与外墙壁固定连接,槽钢与挂板连接根部固定连接有加强三角板。提升梁中部设有防坠落装置,其下方安装有电动葫芦;提升梁端部焊接有槽钢挡板,挡板上连接有导轮,导轮位于竖向主框架的槽钢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连接,水平支承框架有方钢管焊接而成的衍架,与其上部的架体连接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该脚手架安全性还不够好,由于需要安装提升梁和防坠落装置,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脚手架不能和建筑墙体完全靠紧,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能快速安装和拆卸,安全性好的方管全钢脚手架。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管全钢脚手架,由框架、防护网、附墙支架和提升装置組成,所述框架由竖直方向的方钢管和水平方向的脚手板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方钢管上有定位孔;框架和导轨用螺栓和连接板进行连接,导轨和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附墙支座相配合,附墙支架的导轮位于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提升装置包括电动葫芦和同步控制箱,安装在框架靠墙的ー侧,电动葫芦的挂钩和框架相连接;所述防护网包括外栏板和侧栏板,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的方钢管上。所述框架内侧安装有剪刀撑,相邻的方钢管之间安装有横档和小斜撑。所述外栏板由角钢焊接而成,并焊接有米字型或井字形的加强筋,外栏板上装有金属网,外栏板的边框上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位置和方钢管上的定位孔相对应,螺栓穿过框架上的孔将外栏板固定在框架上。所述侧栏板上装有金属网,侧栏板的边框上有安装孔,安装孔的位置和方钢管上的定位孔相对应,螺栓穿过框架上的孔将侧栏板固定在框架上。所述外栏板和侧栏板的底部安装有挡板。所述连接板为4孔或6孔的长方形钢板。所述脚手板的一侧铰接有翻板,该翻板由多个小翻板组成。所述导轨由槽型钢和方钢管焊接而成,槽型钢之间焊接有横杆,该横杆和附墙支座中的防坠机构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拆装方便所有组件都与竖直方向的方钢管通过螺栓连接。在加工エ厂内完成所有组件的焊接工作,在施工现场只需要根据情况用螺栓加以固定即可,搭建速度快,而且所有组件都可以重复使用,并且采用了标准化零件,便于替换,节约了成本。2.结构牢固,安全性好所有的提升装置直接和竖直方向的方钢管连接,不需要额外加装提升梁,框架通过剪刀撑、横档和小斜撑进一歩加强结构。外栏板和侧栏板采用金属网,抗冲击性能好。防护网底部的挡板,可防止脚手板上的物品从防护网的网孔掉落。整个脚手架采用全钢结构,阻燃性好。·由于需要安装附墙支架、导轨和提升装置,使脚手架的框架和墙体之间不能靠拢,而有一段间距,脚手板上的翻板可以封闭该间距,安全性好。3.脚手板的翻板为多个小翻板组成,根据建筑物的外墙面形状来放下或者不放下小翻板,适合建筑物墙体上有凸起等非平整的情况,灵活方便,适应性好。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立体图。图2图I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防护网上的金属网省略)。图3外栏板的结构图。图4侧栏板的结构图。图5脚手板的结构图。图6附墙支座和导轨的立体图。图7提升装置和框架连接部分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使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ー步描述。如图I、图2所示,一种方管全钢脚手架,在高层建筑施工时,搭建在墙体外侧,可随施工楼层的变化而上下移动。其主体为竖直方向的方钢管11和脚手板1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的框架,框架通常搭建三到五层。方钢管11为标准件,每IOcm间隔设置有等距均布的定位孔111。框架内侧面向建筑物的一方安装有剪刀撑12,相邻的方钢管之间还加装有横档13和小斜撑14,以上组件均和方钢管1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进一歩提高框架的強度,防止变形和晃动。脚手板12上有防滑花纹,脚手板之间的距离根据实际的楼层高度决定,确保脚手板的位置和每层的楼板位置一致。框架的外侧,安装有外栏板21和侧栏板22。外栏板侧栏板均由角钢焊接而成,并焊接有金属网。外侧栏板面积较大,采用了米字型或井字形的加强筋。外栏板和侧栏板的底部,都焊接有挡板23,可防止脚手板上的物品从防护网的网孔掉落。外栏板和侧栏板的边框上都有安装孔24,安装孔的位置和方钢管上的定位孔111相对应,用螺栓穿过安装孔将外栏板和侧栏板和框架固定。如图7、图9所示,导轨31由槽型钢311和方钢管312焊接而成,槽型钢之间焊接有横杆313,该横杆和附墙支座32中的防坠机构配合,可防止脚手架坠落。导轨31和框架ー侧的方钢管11通过连接板33连接,并用螺栓固定。连接板33为4孔或6孔的长方形钢板,连接板上孔的位置和方钢管上的定位孔111的位置相对应。附墙支座32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物的钢架结构5上。附墙支座上的导轮31和导轨的凹槽配合,限制脚手架只能沿竖直方向运动。附墙支座上的防坠装置322和导轨上的横杆313配合,可防止脚手架下坠。提升装置由电动葫芦41、链条42、滑轮组、同步控制箱43和安装架44组成,提升装置有多组,各组提升装置之间的距离通常在10米到15米的左右,多组提升装置通过同步 控制箱统ー控制。当上吊点的滑轮组和附墙支座不在同一垂线上时,需要使用合适宽度的安装架来连接框架的方钢管和电动葫芦的挂钩,安装架也通过螺栓固定在方钢架上。电动葫芦可安装在框架顶部或底部,通过同步控制箱进行控制,保证脚手架上下运动时,各组电动葫芦同时工作。由于安装附墙支座和提升装置需要占用脚手架和墙体之间的空间,所以框架本体和墙体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如图8所示,脚手板靠建筑物墙体的一侧还设计有翻板121,使用时将翻板放下,翻板搭在建筑物的楼板上,方便施工人员站立。该翻板有多个小翻板组成,每个小翻板宽度为50cm。当建筑物外表面有立柱等非平整的结构时,不放下对应位置的小翻板即可,便于快速搭建脚手架。方管全钢脚手架耐火性能好,通过螺栓连接,安全可靠,拆装方便。脚手架附着在建筑物的钢架结构上,可随施工楼层变化而升降,使用方便。所有配件均可以设计成标准件,在加工厂完成焊接和加工,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组合安装,并可以拆卸后重复使用,某一组件出现故障也可以迅速更换,提高效率,节约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管全钢脚手架,由框架、防护网、附墙支架和提升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竖直方向的方钢管(11)和水平方向的脚手板(1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方钢管上有定位孔(111);框架和导轨(31)用螺栓和连接板(33)进行连接,导轨和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附墙支座(32)相配合,附墙支架的导轮(31)位于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提升装置包括电动葫芦(41)和同步控制箱(43),安装在框架靠墙的一侧,电动葫芦的挂钩和框架相连接;所述防护网包括外栏板和侧栏板,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的方钢管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管全钢脚手架,由框架、防护网、附墙支架和提升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由竖直方向的方钢管(11)和水平方向的脚手板(12)通过螺栓连接而成,方钢管上有定位孔(111);框架和导轨(31)用螺栓和连接板(33)进行连接,导轨和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附墙支座(32)相配合,附墙支架的导轮(31)位于导轨的凹槽内,与导轨滑动接触;提升装置包括电动葫芦(41)和同步控制箱(43),安装在框架靠墙的一侧,电动葫芦的挂钩和框架相连接;所述防护网包括外栏板和侧栏板,均通过螺栓连接在框架的方钢管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管全钢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内侧安装有剪刀撑(12),相邻的方钢管之间安装有横档(13)和小斜撑(14)。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管全钢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栏板(21)由角钢焊接而成,并焊接有米字型或井字形的加强筋,外栏板上装有金属网,外栏板的边框上有安装孔,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占峰
申请(专利权)人:黄立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