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减震
,特别涉及一种隔震橡胶支座。
技术介绍
传统的隔震技术是通过设置柔性隔震层以延长结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频率范围,达到有效降低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保护结构的安全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采用隔震橡胶支座来进行隔震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手段。隔震橡胶支座在减少水平地震作用的同时,自身也会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地震是一种强烈的随机性振动,在遭遇强烈地震或者超预期水准的地震的作用下,隔震橡胶支座的变形可能会超出其允许的极限变形,从而导致隔震橡胶支座破坏与隔震失效,继而引起结构破坏。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的隔震橡胶支座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在小于极限变形时 发挥变形可恢复的隔震功能,在超预期标准的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护自身不受破坏的隔震橡胶支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震橡胶支座,该隔震橡胶支座能够在小于极限变形时发挥变形可恢复的隔震功能,在超预期标准的地震作用下能够保护自身不受破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预埋组件和连接板;所述预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叠层橡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1)、预埋组件和连接板;所述预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叠层橡胶支座(1)下方的和下部工程结构相连的下预埋组件(21)和设置在所述叠层橡胶支座(1)上方的和上部工程结构相连的上预埋组件(22);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所述叠层橡胶支座(1)和所述下预埋组件(21)的下连接板(31)和连接所述叠层橡胶支座(1)和所述上预埋组件(21)的上连接板(3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32)和/或所述下连接板(31)和叠层橡胶支座(1)之间的摩擦副,所述摩擦副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摩擦副和设置于所述叠层橡胶支座(1)上的第二摩擦副,所述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震橡胶支座,包括叠层橡胶支座(I)、预埋组件和连接板;所述预埋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叠层橡胶支座(I)下方的和下部工程结构相连的下预埋组件(21)和设置在所述叠层橡胶支座(I)上方的和上部工程结构相连的上预埋组件(22);所述连接板包括连接所述叠层橡胶支座(I)和所述下预埋组件(21)的下连接板(31)和连接所述叠层橡胶支座(I)和所述上预埋组件(21)的上连接板(32);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连接板(32)和/或所述下连接板(31)和叠层橡胶支座(I)之间的摩擦副,所述摩擦副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的第一摩擦副和设置于所述叠层橡胶支座(I)上的第二摩擦副,所述第一摩擦副和第二摩擦副在水平变形超出预期标准时能够发生相对滑移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为不锈钢板(4),所述第二摩擦副为耐磨板(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震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副为耐磨板(5),所述第二摩擦副为不锈钢板(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震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平,宁响亮,郭红锋,庾光忠,周函宇,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