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7646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至少包括靠近地面的地下一层和相对远离地面的负二层,所述地下一层上开设有露出地面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上设有用于通风和排烟的电动百叶及玻璃钢罩,所述预留孔处设置有方便进出地下一层的可移动斜梯,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还包括用作地下一层的底板和负二层的顶板的隔离层板,所述隔离层板上设有进风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预制管节进行拼装,形成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施工快,采用柔性承插接口,抗不均匀沉降性能好,密封性能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综合管廊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
技术介绍
为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敷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称为综合管廊。综合管廊为实现管线出入地块功能设置有管线结合井,为实现管线安装和吊装功能设置有投料井;为实现进风功能设置有进风井,为实现排风功能设置有排风井,为实现人员出入功能设置有人员出入口或逃生孔等。现有的进风井普遍采用现浇结构,导致施工周期比较长。并且,现浇结构的进风井与预制段之间的刚性连接密封效果不好,在不均匀沉降时连接处很容易发生渗水现象。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施工周期短、密封性好的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周期短、密封性好的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至少包括靠近地面的地下一层和相对远离地面的负二层,所述地下一层上开设有露出地面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上设有用于通风和排烟的电动百叶及玻璃钢罩,所述预留孔处设置有方便进出地下一层的可移动斜梯,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还包括用作地下一层的底板和负二层的顶板的隔离层板,所述隔离层板上设有进风口。较佳地,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的横截面为椭圆形。较佳地,所述负二层内设置有防火门。较佳地,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由多个预制管节依次拼接形成。较佳地,相邻所述预制管节之间设置有密封件。较佳地,所述负二层内设置有用作电缆仓的第一通道和用作管道仓的第二通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技术采用一预留孔兼作进风口、投料口、人员出入口,通过一体化结构,达到减少地面建筑物数量、减少占地面积的有益效果。(2)本技术中的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采用椭圆形横截面,与现有地下管廊通道采用矩形横截面相比,无明显的转角,克服了密封件在矩形横截面的转角处容易失效的问题,改善了密封效果;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采用椭圆形横截面,与现有地下管廊通道采用圆形横截面相比,提高了通道的空间利用率。(3)进风口上设置防火阀,能达到及时隔绝空气和排烟功能,提高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的安全性。(4)采用预制管节进行拼装,施工快,周期短,相邻预制关节之间采用柔性承插接口,抗不均匀沉降性能好,密封效果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B-B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3所示,本技术的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一具体实施例,用于地下综合管廊中的进风井。进风井由7节成品预制管节5组成,每一预制管节5尺寸BXLXH=4mx2mx6m,因此本技术的进风井的净尺寸可以达到BXLXH=4mxl4mx6m,分上下两层,上层为设备层,下层为管线和管道仓。相邻的预制管节5之间采用承插连接,并在承插连接处并设有用作密封件的双O型胶圈。由于预制管节5之间采用了柔性接口,因此具有抗不均匀沉降性能好的优点,不易渗水。具体地,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设置为两层结构,靠近地面为地下一层1,相对远离地面为负二层6。地下一层I上开设有露出地面的预留孔4,兼作进风口、投料口、人员出入口,满足一般管道的吊装、缆线和人员进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露出地面的预留孔4的尺寸为宽度X长度X高度=lmX6mX0.3m。预留孔4上设置有电动百叶,用于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的通风和排烟,还可以设置玻璃钢罩3。预留孔4设置有可移动斜梯2通入地下一层1,满足人员出入地下一层I的需要。如图I和图3所示,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还包括用作地下一层I的底板和负二层6的顶板的隔离层板12,隔离层板12开设有兼做进风口的贯穿孔8,贯穿孔8上设置有防火阀。防火阀在正常工况时打开,实现排烟功能,着火时关闭,达到隔绝空气的功能。如图2、图3所不,地下一层I上设置有分电所,负二层6内设置有防火门7,负二层6内设置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通道,所述通道还包括用于将通道隔离为第一通道9和第二通道10的隔离墙11。电缆等管线集中设置在用作电缆仓的第一通道9中,自来水管道集中设置在用作管道仓的第二通道10中,以避免水管道爆破时大量水进入第一通道9影响其他电缆、管线。在负二层6的第二通道10底部设有汇水排水槽以及集水坑13,用于排出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内可能出现的积水。集水坑13采用钢制桶体与预制管节5焊接,不易渗水。电缆仓和管道仓采用单向排水,避免管道仓暴管时对电缆仓的影响。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 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靠近地面的地下一层和相对远离地面的负二层,所述地下一层上开设有露出地面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上设有用于通风和排烟的电动百叶及玻璃钢罩,所述预留孔处设置有方便进出地下一层的可移动斜梯,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还包括用作地下一层的底板和负二层的顶板的隔离层板,所述隔离层板上设有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靠近地面的地下一层和相对远离地面的负二层,所述地下一层上开设有露出地面的预留孔,所述预留孔上设有用于通风和排烟的电动百叶及玻璃钢罩,所述预留孔处设置有方便进出地下一层的可移动斜梯,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还包括用作地下一层的底板和负二层的顶板的隔离层板,所述隔离层板上设有进风口。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拼装式综合管廊进风井的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胜王家华黄瑾朱明俞志杰金冶许霏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