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中隐孢子虫卵囊收集器,特点是涉及一种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富集滤囊。
技术介绍
污水再生利用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而预防病原性污染和保障水质安全是其重要前提。隐孢子虫是介水传播的寄生性原虫,主要导致人畜共患的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呈世界性分布,迄今已经有6大洲80多个国家至少300多个地区发现了隐孢子虫病,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非洲等发展中国家都相继报道了隐孢子虫病的病例。1993年美国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40. 3万人因感染隐孢子虫而患病,经调查确认为市政供水系统被隐孢子虫污染所致。我国于1987年在南京市首次发现了隐孢子虫病 例,随后在徐州、安徽、内蒙古、福建、山东和湖南等省市均报道发现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海、云南等地的发病率最高。美国国家环保总局(USEPA)于1999年2月制定并发布的1623方法是国际上最为常用的两虫(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标准检测方法,它包括浓缩、分离和鉴定三个步骤,即通过滤筒过滤、免疫磁性分离(MS)和免疫荧光(IFA)显微镜检来检测和计数,并借助DAPI染色和微分干涉(DIC)显微镜检观察其内部的特征结构来证实卵囊和孢囊的存在。浓缩是从水样中获取隐孢子虫卵囊的关键步骤,但现在常用的滤囊存在着成本过高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对水环境中隐孢子虫污染状况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化、成本低的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富集滤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富集滤囊,包括圆筒状囊体2,所述囊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 1,所述囊体的另一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富集滤囊,包括圆筒状囊体(2),所述囊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所述囊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6),其特征是在所述囊体的内部设置有U形的中空纤维膜(3),所述中空纤维膜的两端部的外表面通过环氧树脂(4)与所述囊体的靠近出水口端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中空纤维膜的两端部至出水口之间为出水口缓冲室(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中隐孢子虫卵囊富集滤囊,包括圆筒状囊体(2),所述囊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1),所述囊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6),其特征是在所述囊体的内部设置有U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静,杨忠委,王华然,龚泰石,李迎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