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平咬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664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单平口咬口机属于金属板材的弯曲,折边加工机械。通过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共5对20个辊轮滚压成型,采用四级变速机构。与已有技术相比,简化了传动机构及结构工艺尺寸,节省了零件、标准件、消除了易断齿及咬口跑偏现象,节约了钢材,提高了咬口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使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装配调试简便,适于施工现场使用。(*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板材的弯曲,折边加工机械
在本技术单平咬口机作出以前,已有技术中对金属板材的单平口加工机械,一般采用的是日本生产的咬口机,这种咬口机是利用不同形状的辊轮将板材在辊轮间进行连续滚压成形的方法来进行金属板材成对的单平咬口加工。由于该咬口机采用的是6对,24个辊轮成形,五级传动变速机构(见图1),包括6个上、下外辊轮,6个上、下中辊轮,此外还有五个介轮,使的该机辊轮的水平基准,垂直基准的累积误差较大,金属板材的跑偏和齿轮断齿现象较为严重,同时整机重量大,装配、调试、操作麻烦。针对上述单平咬口机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辊轮对数,相应改变辊轮形状来改善板材跑偏,齿轮断齿现象,减少水平基准,垂直基准的累积误差,提高整机装配精度。现将本技术技术解决方案叙述如下:本单平咬口机由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电动机、传动变速机构、上、下横梁、进、出料靠尺、机架、调节螺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板材的单平咬口通过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共5对20个辊轮滚压成形,采用四级变速机构(见图2、3)。第一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其折弯处与水平线段的夹角为25°~35°(见图4),第二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再加水平线段,其折弯处与第一个水平线段的夹角为55°~65°,第三对上、下中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再加一个直角线段,其水平线段与后一直角线段的夹角为90°,第四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水-->平线段加折钩形线段,折钩斜边外角为30°~45°,上中辊轮为一凹槽,凹槽两边为水平线段。第五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折钩形线段,折钩斜边外角为20°~30°,折钩两边为水平线段,上中辊轮咬口为一凹槽,凹槽两边为水平线段。第一对上、下外辊轮的咬口为一斜线加水平线段,其斜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0°,第二对的下外辊轮咬口为一梯形加水平线段,梯形斜边内角为45°~60°,上外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第三对的上、下外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第四对的上外辊轮咬口呈梯形,梯形的两边为水平线段,其斜边外角为35°~50°,下外辊轮咬口为带一小直角的直线段。第五对的上外辊轮的咬口呈梯形,其斜边外角为15°~25°,梯形的两边为水平线段,下外辊轮咬口为带一小直角的直线段。20个辊轮的厚度与已有技术相比均减少了1/3。同时由于辊轮数量减少,使支持辊轮的横梁板长度缩短1/4,机架箱体长度缩短2/5。现将附图说明如下:图1:原日本的单平口咬口机传动滚压示意图图2:本单平口咬口机结构图图3:本单平口咬口机传动滚压示意图图4:本单平口咬口机中、外辊轮滚压板材变形图其中:1、机架    2、下横梁    3、上横梁    4、进料靠尺    5、护罩    6、出料靠尺    7、台面板    8、中辊轮    9、调节螺杆    10、外辊轮    11、电动机    12、传动变速部分    13、上横梁板剖视    14、下横梁板剖视    15、上中辊轮剖视    16、下中辊轮剖视    17、上外辊轮剖视    18、下外辊轮剖视-->本技术单平口咬口机同已有技术相比,简化了传动机构及结构工艺尺寸,节省了另件、标准件,消除了齿轮易断齿现象,使前后辊轮的水平基准、垂直基准的累积误差减小,提高了整机装配精度,减少了板材咬口跑偏的现象,因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咬口成形质量,共可节省钢材37公斤,减少标准件50个,滚动轴承11个,电源线9米,降低产品成本15%以上,整机重量减轻18.2%。使的本机体积小,重量轻,装配、调试、操作简便,适用于施工现场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平咬口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平口咬口机,由电动机、传动变速机构、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上下横梁、进出料靠尺、机架、调节螺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板材的单平咬口通过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共5对20个辊轮滚压成形,采用四级变速机构。第一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其折弯处与水平线段的夹角为25°~35°,第二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加水平线段,其折弯处与第一个水平线段的夹角为55°~65°,第三对上、下中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直角线段,其水平线段与后一直角线段的夹角为90°,第四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一水平线段加折钩线段加水平线段,折钩斜边外角为30°~45°,上中辊轮咬口为一凹槽,凹槽两边为水平线段。第五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折钩形,折钩斜边外角为20°~30°,折钩两边为水平线段,上中辊轮为一凹槽,凹槽的两边为一水平线段。第一对上下外辊轮的咬口为一斜线加水平线段,其斜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0°,第二对的下外辊轮咬口为一梯形线段加水平线段,梯形斜边的内角为45°~60°,上外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第三对的上、下外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第四对的上外辊轮咬口为梯形,梯形两边为水平线段,其斜边外角为35°~50°,下外辊轮咬口为带一小直角的直线段。第五对的上外辊轮咬口为梯形,其斜边外角为15°~25°,梯形两边为水平线段,下外辊轮咬口为带一小直角的直线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平口咬口机,由电动机、传动变速机构、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上下横梁、进出料靠尺、机架、调节螺杆构成,其特征在于板材的单平咬口通过上、下外辊轮、上、下中辊轮共5对20个辊轮滚压成形,采用四级变速机构。第一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其折弯处与水平线段的夹角为25°~35°,第二对上、下中辊轮的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折弯线段加水平线段,其折弯处与第一个水平线段的夹角为55°~65°,第三对上、下中辊轮咬口为一直角线段加水平线段加直角线段,其水平线段与后一直角线段的夹角为90°,第四对的下中辊轮咬口为一水平线段加折钩线段加水平线段,折钩斜边外角为30°~45°,上中辊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久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安装机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