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16515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终端(例如,手机)的小型化及其功能的多样化,移动终端的功耗大及发热问题日益突出,并影响到产品寿命甚至人身安全。对于注重用户体验、关注产品质量细节的欧美、日本等高端运营商,温升控制需求已经成为硬性指标。例如,某运营商要求,若使用最大功率通话时充电器处于充电的极端工作状态,则移动终端表面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43度。移动终端的发热原因是工作电流较大,特别是在充电时保持通话的工作状态是发热最严重的情况,也就是说移动终端的发热源是基带电源管理(Power Management,简称为PM)模块及射频功放(Power Amplifier,简称为PA)模块。对于基带电源管理模块而言,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即插即充的充电方式。但是,这种即插即充的充电方式存在如下问题(I)移动终端的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与充放电次数息息相关。当移动终端与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简称为PC)仅仅需要传输数据而且电池电量比较充足时,即插即充的方式无疑增加了额外的电池充放电次数,严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2)在待机状态下充电,对移动终端的发热影响甚微,而在通话状态下充电,则严重恶化了该问题。另外,对于射频功放而言,特别在大功率发射(比如,23dbm)情况下,通话电流也达到几百mA,但是,涉及到射频指标的均衡性,通话电流本身的优化空间比较有限。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散热途径上来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例如,新的导热材料、新的结构模具设计方案等技术专利方案较多。但是,对于移动终端基带结合射频的功耗控制的根本性解决措施的创新技术研究还有待深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案,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优选地,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包括移动终端的基带芯片读取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在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且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在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高且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移动终端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优选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包括若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则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若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则移动终端检测其当前的电池电量;在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移动终端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否则,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优选地,在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若超过阈值,则移动终端在其实际工作状态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停止充电流程。优选地,移动终端停止充电流程之后,该方法还包括移动终端对于其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在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移动终端重新启动充电流程。优选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包括移动终端通过其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阈值,其中, 采集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的听筒、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根据移动终端中的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USB主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优选地,处理模块包括充电单元,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充电器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以及在确定模块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且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启动充电流程;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在确定模块确定外置设备的类型为USB主设备且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与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优选地,充电单元还用于在启动充电流程之后,通过移动终端的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温度敏感参数确定是否超过阈值,其中,采集温度敏感参数的对象包括以下之一移动终端的射频功放的通话电流的强度、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的移动终端上的听筒、移动终端中携带温度阻抗特性的电池、从状态寄存器中获取的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包括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和基带处理芯片,其中,外置设备类型识别电路包括内部数据信号线,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USB电压值的上拉电阻,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上设置有连接至地的下拉电阻;基带控制芯片,用于根据正信号线和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本专利技术,采用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并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增加了移动终端的性能,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手机终端发热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充电源类型的判别电路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电池电量与电池电压对应关系的示意图;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手机温度的检测实例I的示意图;图S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手机温度的检测实例2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2,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简称为USB)主设备(即,USB_H0ST设备);步骤S104,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通过上述步骤,采用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并根据确定的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的方式,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散热途径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移动终端发热的问题,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通用串行总线USB主设备;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终端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检测到有外置设备插入时,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其中,该类型包括充电器和通用串行总线USB主设备; 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其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确定该外置设备的类型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的基带芯片读取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的逻辑电平; 在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中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且所述内部数据信号线中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USB主设备;在所述正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高且所述负信号线的逻辑电平为低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确定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充电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根据确定的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进行充电或数据传输包括 若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充电器,则所述移动终端启动充电流程; 若所述外置设备的类型为所述USB主设备,则所述移动终端检测其当前的电池电量; 在所述电池电量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外置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否则,所述移动终端启动所述充电流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终端启动所述充电流程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 若超过所述阈值,则所述移动终端在其实际工作状态为通话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充电流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停止所述充电流程之后,还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对于其电池电压进行实时监测; 在所述电池电压低于预设电压值时,所述移动终端重新启动所述充电流程。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周期性地监测其温度是否超过阈值包括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其基带控制芯片对温度敏感参数进行采集,并根据采集的所述温度敏感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朝晖宁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