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6135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包括进料管、泵体直筒段和泵体锥筒段,所述泵体直筒段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在泵体直筒段内沿轴心设置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与泵体直筒段内孔相适配的活塞;在泵体直筒段的上半段设置入口阀门,在泵体直筒段的下半段设置过滤器;所述进料管的上端与常压料仓的出料口连通,进料管的下端与入口阀门连通;所述泵体锥筒段的大口端与泵体直筒段的下端连通,在泵体锥筒段的小口端设置粉体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替代仓泵输送系统中的变压仓,有效避免因料仓中架桥等问题而导致的整个粉体输送系统的工作不稳定,提高输送系统的可靠性,实现了对高压输送仓的连续加料,保持高压输送仓内料位基本不变,使粉体的流化状态稳定,输料稳定连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适用于大规模干粉气化、IGCC发电、化工、冶金、制药和食品加工等工业过程中的粉体输送。技术背景 高压密相气力输送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干煤粉气化及化工领域,粉体物料的处理和输送采用锁斗系统进行变压,包括粉体物料的变压输送、除渣等。粉料的变压输送系统中,粉料常压仓为低压系统,输送料仓为高压系统,变压仓为高压、低压交变系统,粉料由低压变高压、完成连续给料是通过变压仓的加压一放料一泄压一进料一加压这样一个循环交变的过程实现的。在这一系统中,由于变压仓操作是一个压力交变的过程,操作条件比较恶劣,故障频率较高,锁斗在下料过程中容易产生结拱、架桥、虚假料位等现象,造成下料过程不畅。由于锁斗周期放料,造成高压输送料仓料位周期性改变,进而引起流化的不稳定性或是操控的复杂性,导致煤粉输送的不稳定性和不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变压仓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替代变压仓的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包括进料管、泵体直筒段和泵体锥筒段,所述泵体直筒段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1)、泵体直筒段(4)和泵体锥筒段(10),所述泵体直筒段(4)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在泵体直筒段(4)内沿轴心设置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端部设有与泵体直筒段(4)内孔相适配的活塞(5);在泵体直筒段(4)的上半段设置入口阀门(3),在泵体直筒段(4)的下半段设置过滤器(7),泵体直筒段(4)内部通过过滤器(7)与缓冲气室(8)连通;所述进料管(1)的上端与常压料仓(13)的出料口连通,进料管(1)的下端与入口阀门(3)连通,在进料管(1)的中部设置进料阀门(2);所述泵体锥筒段(10)的大口端与泵体直筒段(4)的下端连通,在泵体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型变压粉体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管(I)、泵体直筒段(4)和泵体锥筒段(10),所述泵体直筒段(4)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在泵体直筒段(4)内沿轴心设置活塞杆(6),所述活塞杆(6)的端部设有与泵体直筒段(4)内孔相适配的活塞(5);在泵体直筒段(4 )的上半段设置入口阀门(3 ),在泵体直筒段(4 )的下半段设置过滤器(7 ),泵体直筒段(4)内部通过过滤器(7)与缓冲气室(8)连通;所述进料管(I)的上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财许盼陈晓平赵长遂徐贵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