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用通气格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1532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用通气格栅,一个安装在车体主型材(11)上,与车辆总体外形保持一致的通气格栅外板(3)和通气格栅侧内板(1),采用冲压成型的通气格栅侧内板(1)通过中内板(2)和加强工字型材(5)与所述格栅外板(3)固联组成通气格栅整体模块组合体,且通气格栅外板(3)和通气格栅侧内板(1)上的格栅采用的是错位开孔的结构形式,通气格栅外板(3)与通气格栅侧内板(1)连接处的下部连接板面上至少制有一排漏水孔和通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气格栅采用的错位开孔结构,可使系统设备集成区域能够一直通风散热,并能防止积水、积雪和空间异物进入车辆设备。避免了雨水对车体内部物体的侵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领域中用于200Km/h以内运行车辆,特别是安装在道路交通具备道路检查功能的运行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的通气格栅。
技术介绍
目前日趋增多的轻轨、地铁、中低速类型的车辆都是采用国外进口或者国外引进、国内企业消化和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与国外合作或独立完成的,很多关键结构部件或关键技术大多采用国外相应技术。从国外引进或由外企设计运营的城市轨道车辆,比如运行于上海示范线轻轨11号线轨道车辆,虽然具有高效快速的优点,但基建占地量大,噪音过大,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设备集成区域散热效果不好,维修频率高、设备更换频繁。车辆维修成本高已严重影响到系统设备的运行质量。车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积水、积雪和空间异物等进入设备间,缓冲瞬间车外压力变化,时常导致关键系统设备损坏的现象,已成为刻 不容缓的关键技术和瓶颈。现有技术主要用于车辆进风口处的通气格栅,通常采用不具备通用性和维修性,强度和刚度较弱的塑料或玻璃钢金属网状结构,这种通气格栅不仅通风面积小,通气效果差,而且不适用对于车辆大面积系统设备的通风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系统设备集成区域通风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用通气格栅,包括,一个安装在车体主型材(11)上,与车辆总体外形保持一致的通气格栅外板(3)和通气格栅侧内板(1),其特征在于:采用冲压成型的通气格栅侧内板(1)通过中内板(2)和加强工字型材(5)与所述格栅外板(3)固联组成通气格栅整体模块组合体,且通气格栅外板(3)和通气格栅侧内板(1)上的格栅采用的是错位开孔的结构形式,通气格栅外板(3)与通气格栅侧内板(1)连接处的下部连接板面上至少制有一排漏水孔和通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用通气格栅,包括,一个安装在车体主型材(11)上,与车辆总体外形保持一致的通气格栅外板(3)和通气格栅侧内板(1),其特征在于采用冲压成型的通气格栅侧内板(I)通过中内板(2)和加强工字型材(5)与所述格栅外板(3)固联组成通气格栅整体模块组合体,且通气格栅外板(3)和通气格栅侧内板(I)上的格栅采用的是错位开孔的结构形式,通气格栅外板(3)与通气格栅侧内板(I)连接处的下部连接板面上至少制有一排漏水孔和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用通气格栅,其特征在于,通气格栅外板(3 )和通气格栅侧内板(I)通过间距排列的“工”字型材(5 )加强连接组成通气格栅模块(12)框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辆系统设备集成间用通气格栅,其特征在于,通气格栅整体模块框架与车体主型材(11)通过垫板(4)、螺栓和钢丝螺纹套(8)、密封胶(9)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四周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发喜陈庆樊小龙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