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14793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墨装置,由墨斗辊(1)、传墨辊(2)、串墨辊、印版滚筒(10)、墨斗辊电机(13)等组成,其特征是:印版滚筒齿轮(17)通过二路传动机构带动过桥齿轮、后串墨辊齿轮(14)、前串墨辊齿轮(54)、串墨辊齿轮(34);墨斗辊电机(13)单独驱动墨斗辊(1)转动;串墨辊串动机构(15、18)带动四根串墨辊的轴向运动,解决了油墨输送均匀、适量的问题,为印品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胶印设备
,具有涉及ー种高速、精密单张纸胶印机中使用的输墨装置
技术介绍
胶印机对图文部分的印刷是利用了油水不相混合的原理,即印版的空白部分亲水斥油,而图文部分亲油斥水。印刷时先给印版上水,空白部分便着水,再给印版上墨,图文部分便着墨。输墨装置的基本要求是在印刷过程中把油墨均匀地、适量地传给印版表面,现有技术在前述两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需要通过改变输墨装置以提高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ー种油墨输送均匀、适量的输墨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墨装置,包括墨斗辊、传墨辊、串墨辊、印版滚筒、墨斗辊电机,其特征是印版滚筒齿轮转动带动过桥齿轮,然后再传动到后串墨辊齿轮为一路传动,另一路传动是通过印版滚筒齿轮转动带动过桥齿轮,然后再传动到前串墨辊齿轮,再传动到过桥齿轮,带动串墨辊齿轮,然后传动到过桥齿轮,带动串星棍齿轮;星斗棍电机单独驱动星斗棍转动;串星棍串动机构带动四根串星棍的轴向运动。这种输墨装置可以很好的把油墨从墨斗输出,打墨拉薄得到均匀、适量的墨层,为印品的质量提供更好的保证。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墨辊布局图。图2是本技术墨路传动结构图。图中1、墨斗辊,2、传墨辊,3、33、43、53、4、64、74、5、55、6、66、76、7、77、9、99、11、12均为串墨辊,8、着墨辊,10、印版滚筒,13、墨斗辊电机,14、后串墨辊齿轮,54、前串墨辊齿轮,34、44、均为串墨辊齿轮,15、18均为串墨辊串动机构,16、第二过桥齿轮,17、印版滚筒齿轮,过桥齿轮19、第二过桥齿轮,20、21均为过桥齿轮。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ー种输墨装置为ー种79型输墨装置,其特点是墨辊数量多有21根,但墨辊的种类却不多只有11种,覆胶的匀墨辊的结构同着墨辊的结构ー样,直径相同的覆胶勻墨親和着墨棍可互换使用;墨路传动采用了同一种过桥齿轮。它由墨斗棍I、传墨辊2、串墨辊、印版滚筒10、墨斗辊电机13等组成,其传动机构由印版滚筒齿轮17转动带动过桥齿轮20,然后再传动到后串墨棍齿轮14构成一路传动,另一路传动是通过印版滚筒齿轮17转动带动过桥齿轮16,然后再传动到前串墨辊齿轮54,再传动 到过桥齿轮20,带动串墨辊齿轮14,然后传动到过桥齿轮19,带动串墨辊齿轮34 ;墨斗辊电机13単独驱动墨斗辊I转动;串墨辊串动机构15、18带动四根串墨辊的轴向运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墨装置,包括墨斗辊(1)、传墨辊(2)、串墨辊、印版滚筒(10)、墨斗辊电机(13),其特征是:印版滚筒齿轮(17)转动带动过桥齿轮(20),然后再传动到后串墨辊齿轮(14)为一路传动,另一路传动是通过印版滚筒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过桥齿轮(16),然后再传动到前串墨辊齿轮(54),再传动到过桥齿轮(20),带动后串墨辊齿轮(14),然后传动到第三过桥齿轮(19),带动串墨辊齿轮(34);墨斗辊电机(13)单独驱动墨斗辊(1)转动;串墨辊串动机构(15、18)带动四根串墨辊的轴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输墨装置,包括墨斗辊(I)、传墨辊(2)、串墨辊、印版滚筒(10)、墨斗辊电机(13),其特征是印版滚筒齿轮(17)转动带动过桥齿轮(20),然后再传动到后串墨辊齿轮(14)为一路传动,另一路传动是通过印版滚筒齿轮(17)转动带动第二过桥齿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权占波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