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德强专利>正文

金属卷制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42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金属卷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电机(1)通过电机联轴器(2)传递给减速箱(3)的输入轴,减速箱输出端的联轴器(4)为内六方不透孔,与主传动轴相配合传递到主传动轴(7),主动胎轮(8)内为六方形通孔与所述主传动轴配合;轴瓦(9)与主动轴圆轴部分相配合;被动胎轮箱体(12)的凹槽内安装有两个被动胎轮(10),与被动轴(11)相配合,所述被动胎轮与被动轴之间可自由转动,主动轴外设置有端盖(17);沿两个被动轴(11)垂直下方的箱体下部由两个液压缸(14)支撑。(*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物体成型加工装置,尤其适用于金属材料的卷制成型,如管材、型材及钢轨的弧型卷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金属材料的弧型的煨制,如管材圆弧的成型。一种方法是,如图1所示,将无缝管内灌满砂子,震实后两端封好,在管的两个端口用大于管壁厚度的板封堵、焊牢放在弧型胎具上。将一端固定在预定好的圆弧胎具某一位置。另一端用卷扬机或千斤顶施力,使受力物体在胎具上形成杠杆力的平衡,这时在弧型胎具上形成一个支点0。在支点位置用火焰加热,使其达到弯曲目的。随着支点的逐步前移,最终达到管材圆弧的成型。另一种方法是,如图2所示,将无缝管(不用灌砂子)一端固定在胎轮的某一点上,转动胎轮使管材抱在胎上,达到成型的目的。上述方法的缺点是,1、成本高由于需制作胎具和烘干容器,且每煨制一种弧型都需要准备一个胎轮。如∮108*5的无缝管需煨制一个六米直径的圆,需相应准备一个胎轮,该胎轮既有结构件制作又有机械加工。并且需运输、震实、封堵焊接等工序。2、质量低手工火焰加热均匀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多,加热不均匀,使其物件外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传统金属材料煨制方法的缺点,提高了一种可提高成品质量,降低成本的金属卷制成型设备。该金属卷制成型机的特征在于电机1通过电机联轴器2传递给减速箱3的输入轴,减速箱输出端的联轴器4为内六方不透孔,与主传动轴相配合传递到主传动轴7,主动胎轮8内为六方形通孔与所述主传动轴配合;轴瓦9与主动轴圆轴部分相配合;被动胎轮葙体12的凹槽内安装有两个被动胎轮10,与被动轴11相配合,所述被动胎轮与被动轴之间可自由转动,主动轴外设置有端盖17;沿两个被动轴11垂直下方的箱体下部由两个液压缸14支撑。本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煨制方法受力原理,如图1所示,是将物件放到胎具的某一位置一点固定,产生了一个支点,另一点施力,形成杠杆受力原理。如图2所示,是自身缠绕原理,即将物件的一端固定胎轮的某一点的位置,在设一个挡轮,使其胎轮自身转动,使物件在胎轮上自身缠绕上。而本技术所涉及的金属卷制成型设备的受力原理是三点受力,一点为受压点、两点为拉伸点。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本技术的受力为等边三角形,受力均匀,加之机构转动平稳(胎轮),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如火焰大小、施力强弱的影响等。因此提高了产品质量。2、该设备只需一次性投入,在日常工作时不需任何费用的投入,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每煨制一种弧型都需要准备一个胎轮的缺点,因此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3、适应范围大。即可卷制金属管材、也可卷制型材及钢轨。4、胎轮更换快捷、方便。附图说明图1、图2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金属卷制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电机1是该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它通过电机联轴器2传递给减速箱3的输入轴,减速箱输出端的联轴器4为内六方不透孔,与主传动轴相配合传递到主传动轴7。主传动轴为外六方形,一端插入联轴器、另一端为圆轴,与机架5相配合。减速机扭力直接传递给主动轴。主动胎轮8内为六方形通孔与主动轴配合。轴瓦9与主动轴圆轴部分相配合。被动胎轮葙体12内安装有两个被动胎轮10,与被动轴11相配合,被动胎轮与被动轴之间可自由转动。端盖17是为防主动轴外移所设定的。如图4所示,两个被动轴11的两端为扁圆的,它放在箱体上的两个凹槽内,被动轴只能与被动胎轮自由转动,不能与箱体相对转动。当箱体放到滑道13内,箱体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移动,沿两个被动轴垂直下方的两个箱体下部由两个液压缸14支撑。所述液压缸通过油管路15提供液压油。油泵16用来供给液压油的动力来源。其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卷制某一种型材时,安装上相应的胎轮。当物件放入主动胎轮与被动胎轮中,液压缸提升压紧物件。起动电机主动轮转动、使物件三点受力、往返转动使物件逐步弯曲,最终达到成型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卷制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电机(1)通过电机联轴器(2)传递给减速箱(3)的输入轴,减速箱输出端的联轴器(4)为内六方不透孔,与主传动轴相配合传递到主传动轴(7),主动胎轮(8)内为六方形通孔与所述主传动轴配合;轴瓦(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强张伟王同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德强张伟王同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